
人工智慧(AI)重塑勞動市場,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大衛·奧托(David Autor)警告,真正的威脅不是失業,而是技能價值崩潰。奧托最近在「Possible」Podcast 指出,快速自動化可能會引發他稱之為「瘋狂麥斯」(Mad Max)現象:工作仍在,但曾能賺錢的技能卻更廉價和商品化。
奧托形容這就像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劇情,大家都在競爭少數剩餘資源,但資源不受某個「軍閥」控制。他擔心AI可能會更將財富和權力集中少數人,讓大多數工人只能爭奪剩下的少數資源。
儘管許多經濟學家和科技領袖擔心AI會取代數百萬工作,但奧托認為,損害可能以不同形式發生,如貶值曾有價值的技能。他舉例打字員、工廠流水線員工甚至計程車司機等,都曾算高薪技術工作,如今卻因科技進步遭降級或取代。
奧托說這不代表會失業,許多人可能會轉向薪水較低的服務業,如餐飲、清潔和保安等,培訓較少,薪水也微薄。自動化能提高專業性,消除支援性工作,讓人們更專注擅長的領域;或降低專業性,僅留下最基礎工作。
Salesforce研究,兩年內23%勞工將因AI普及重新部署,即使留在原職位也會面臨角色改變。科技高業主管越來越重視適應力、創造力及與AI工具合作的能力,而不只是技術專業化。
為了避免未來科技擴大不平等,奧托呼籲必須有意識設計AI以支持勞工。他引用哲學家喬希·科恩(Josh Cohen)的話:「未來不是預測練習,而是設計練習,你正在建造它。」他強調,打破困境不只關乎運氣,而是好好集體選擇的結果,這非常困難。
奧托認為,最好起點是將AI集中獲最大好處的領域:擴大醫療、教育和有意義工作。醫療和教育佔美國GDP為20%,很多是公共資金,這是AI能大大發揮功用的領域。
- AI Threatens World With ‘Mad Max’ Jobs Market Warns Top Economist
- AI could make wide range of high-skilled jobs ‘obsolete,’ economist warns
- People in AI Jobs May Sow Seeds of Their Own ‘Self-Destruction’: Nobel Prize Economist
-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5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