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經濟藍海成形,年破千億消費力,產業如何把握黃金機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5 日 11:3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移工經濟藍海成形,年破千億消費力,產業如何把握黃金機遇?

截至 2025 年 6 月,台灣人口連 53 個月呈「生不如死」負成長;然有一群人卻持續增加,近三年平均成長率達 6.62%,不僅補足勞動力缺口,更可能撐起超過千億元的消費商機,就是東南亞移工族群。

台灣每 30 人就有 1 人!移工從「短期勞動力」變「潛力人才」

移工族群進入台灣已有 36 年,1989 年為了紓解經濟發展及推動重大公共工程建設,台灣開始引進外籍移工,最初大多從事營建勞動。後來社會高齡化,1992 年開放外籍看護工與外籍家庭幫傭,工作型態逐漸轉變。

到了近年,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因美中貿易戰,不少台商回流,又帶動製造業勞力需求,加上缺工,現在家庭看護、製造業、長照業、農林漁牧業等產業,移工人口都在增加。

移工需求增加,也讓政府延長移工居留年限,從三年變成 12 年,2022 年也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讓移工成為中階技術人力,不受工作年限限制,還有機會得到永久居留證。

勞動部統計,目前台灣移工數達 83 萬 7,846 人,等於每 30 人就有一人是移工。人數增加、在台時間變長,也讓台灣人對移工族群更重視,過往通常以「外勞」稱呼,但因長期遭標籤化及污名化,2019 年,台灣移民署將外籍勞工居留證居留事由改為移工,人力仲介文件字眼也跟著修正,移工獲正名。

專注移工教育培訓的組織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表示,許多企業為了讓移工更適應企業,找上他們設計培訓課程。他在第一線看到,企業對移工的態度正在轉變,過往認為他們是短期勞動力,但現在會把他們當成潛力人才,甚至培養成基層主管。

可支配所得逾千億!移工走進百貨、超商,企業應搶攻藍海市場

因為居留時間變長、人口愈來愈多,移工在台灣的生活也更豐富,跟台灣人的生活軌跡也愈來愈重疊。

陳凱翔指出,過往移工跟台灣人地域劃分較明顯,通常聚集在車站或宗教場所,娛樂活動可能是跟朋友聚餐唱歌,比較不會去台灣人娛樂場所,如百貨公司、博物館等。但近幾年因為政府推動、企業態度轉變等助力,讓他們逐漸融入台灣生活空間,故宮、台北 101 觀景台都有提供東南亞語導覽機,降低移工參觀門檻。

台灣人與移工的距離也拉近,「開始看到各場合出現更多移工的消費行為」,陳凱翔觀察,移工愈來愈適應台灣生活,開始會看台灣演唱會、到百貨公司逛街、看展覽等,也開始用電商網購,買衣服、電器等,還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把購買的商品寄回家鄉。

移工能花錢的地方變多了,也帶來相關商機,《2024 移工金融理財認知大調查》發現,移工平均月收入為 2 萬 4,280 元,約一半寄回家鄉,台灣平均可支配所得為 1 萬 697 元,如果以一年為單位,所有移工族群在台可支配所得就達 1,075 億元。

移工商機崛起!跨境匯款業者營收雙位數成長

看準這機會,部分企業開始經營移工商機。早已深耕業者,比如專攻跨境匯款的業者統振東聯互動,近年受惠人口增加,營收都持續上漲,統振 2024 年年成長達 28.50%,東聯互動也有 27.3%。

有些企業是從原有事業,切出移工服務。永豐銀行台新銀行等推出支援東南亞語言的繳費機台,協助移工快速匯款回鄉;全盈+PAY 開發移工專屬電子錢包。中華電信、遠傳電信也曾推出移工專屬電話卡優惠,或教學影片等。

就連零售業者也開始動作,如全家便利商店 2024 年透發現移工每兩天就會到超商消費,且客單價為台人兩倍,確定移工族群是潛在商機,開始推出一系列移工措施與產品,後來消費者調查,有 97.2% 移工因為這些服務更願意去全家消費。

陳凱翔強調,現在移工商機還算是藍海,企業只要推出相關服務,通常都能吸引移工使用,還會推薦給朋友。但未來商機會愈來愈明顯,也會有更多企業投入,如果企業掌握趨勢、消除消費者體驗痛點,就是成功發展移工商機的關鍵。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