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學鏡頭廠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表示,第三季進入旺季,今年旺季行情跟去年差不多,7 月比 6 月好、8 月比 7 月好,2026 年有望啟動可變光圈鏡頭專案,帶來升級動能;第二季受稀土出口管制影響,有一段時間沒貨可出,第三季看起來「OK 了」。
大立光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告第二季財報,單季營收新台幣116.72億元,季減20%,年增6%,毛利率53.6%,較首季的54.6%下滑1個百分點;第二季受業外匯兌損失42.2億元的衝擊,單季淨利10.32億元,較首季淨利64.43億元季減高達84%,單季每股盈餘7.73元,比今年首季48.28元銳減。
展望後續,林恩平表示,目前看來7月比6月好、8月會比7月好,今年旺季行情看起來跟去年差不多;不過,去年有些大機種是獨家供應,今年對手會陸續跟進。
對於關稅議題,林恩平表示,關稅看起來不太有影響,因為大立光出貨沒有直接去美國;他也提到,第二季是有受到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影響,有一段時間沒有貨可以出,第三季目前看起來「是OK了」。
海外布局方面,林恩平表示還在看地方,但要離開台灣「真的滿難」。
林恩平透露,2026年有望啟動一項具規模的可變光圈鏡頭專案,為既有產品線帶來升級動能;小規模的可變光圈鏡頭專案目前已在進行,2026年預期將導入更大規模、規格更複雜的案子,單價(ASP)與技術挑戰均有推升效果。
(作者:江明晏;首圖來源:大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