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仍未在川普關稅開獎名單,知情人士:談判未如外界悲觀、卡關在川普高期待值與農業議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0 日 11:50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台灣仍未在川普關稅開獎名單,知情人士:談判未如外界悲觀、卡關在川普高期待值與農業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國時間 9 日再度對外發出新一輪關稅通知信,其中,巴西被重課 50% 關稅,比先前高出 40%,目前總計有 22 國收到通知。台灣仍未在開獎名單之中引發市場的焦慮情緒,熟悉本次談判內容人士透露,談判的過程並未如目前市場傳出的悲觀,但談判恐卡關在川普期望值過高以及農業議題。

美國對台灣的關稅尚未確定,已使台灣焦慮情緒升高。台北智庫「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表示,任何低於 20% 關稅都算樂觀。美國公布的兩波貿易對象稅率,首批 14 國家為 25%~40% 高關稅,第二批八國更課高達 50% 關稅,台灣皆未列入。

《南華早報》報導,相關人士認為台灣可能用盡四大籌碼,包括承諾在美國投入超過 1,000 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同意預購美國液化天然氣 (LNG)、將國防支出提高至 GDP 的 3%,並且擴大軍事採購等。接下來,美國可能施壓的方式,首先在台灣對美國的出口中,約有八成屬於美國可依 《232條款》 以國安為理由加徵關稅的範疇,這當中包括台灣最重要的產品,也就是半導體與伺服器,這些可能成為美方施壓談判的手段之一。

根據知悉談判過程的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談判的過程並不像是市場傳言的弱勢與悲觀。業內人士表示,台灣提出的方案對美方而言是有誠意的,也因此談判才持續進行中,而非直接公布數字。知情人士指出,台灣是少數照關稅談判討論推進的國家,且有「台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談判基礎與經驗。美方也多次表達與台灣的談判有正面發展,相信談判結果會比預期更好。

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談判的瓶頸尚卡在川普對各國的「貪心」,言下之意就是川普要得很多,另外一個關鍵則是農業部分,政府須在顧及國內農業與農民、食安問題,以及談判內容上取得平衡。

另一方面,也有批評者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台灣將在下一輪面臨更嚴厲的關稅處分。

此外,對台灣科技產業影響最大的,恐怕也不是此次關稅的結果,而是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半導體與伺服器產業的《232 條款》調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本月 8 日受訪時表示,目前商務部仍在進行半導體領域的調查,預計 7 月底前完成,之後川普將再決定具體稅率。同時,盧特尼克也表示,對於在美國設廠的外商,政府可能給予 1~2 年的緩衝期,才會徵收高關稅。

▲ 美國《232 條款》調查涵蓋範圍正是台灣出口美國商品的大宗。

(首圖來源:Flickr/Gage Skidmore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