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 7 月 22 日宣布,和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日本銷美商品將被徵收 15% 對等關稅,較 7 月上旬公布的稅率,減少 10 個百分點。
川普7月7日發布的關稅稅率,日本是25%,較「解放日」(4月2日)當天公布的稅率,高出1個百分點;當時外界解讀,日本和美國的貿易談判陷入「卡關」,恐怕難以扭轉局勢。
另一方面,日本甫落幕的參議院選舉結果顯示,首相石破茂所屬的自民黨,和同為執政聯盟的公明黨,未能取得過半席次,使石破茂形同「跛腳」,即使他日前表示將繼續執政,並專注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上,但黨內已出現逼宮聲浪,甚至有報導稱石破茂打算在8月底前辭職。
日本關稅調降條件 加碼投資、開放市場
然而,美日達成貿易協議的消息傳出後,可能會使前述情況有所轉變。日本輸美商品的關稅,從25%降至15%,主要原因不外乎增加對美投資,以及開放市場;這兩項重點,和美國與印尼的貿易協議,如出一轍。
川普宣稱,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且美國將獲得其中90%的利潤;不過,川普並未說明相關細節。
除此之外,川普也說,日本會開放包括汽車、卡車、稻米和某些農產品的貿易;另,雙方將達成1項涉及購買液化天然氣的協議。
汽車關稅調降 相關類股走揚
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日本輸美汽車關稅,從25%減至15%(25%砍半至12.5%再加上WTO最惠國關稅2.5個百分點);消息一出,立刻激勵本田、豐田、日產、三菱和馬自達等業者股價走揚,分別上漲8%到17%不等,日經225指數則漲逾3.5%(更新至23日收盤)。
由日本海關統計資料可得知,2024年,汽車出口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量的28%,對日本經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同年,日本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僅1萬6,000多輛。
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顯示,受到關稅影響,日本車輛對美出口(包括轎車、巴士、卡車)5月大減逾24%,6月續跌超過26%。
貿易協議結果出爐 政壇動盪將持續
根據日本《每日新聞》23日報導,由於參議院選舉慘敗,石破茂打算在8月底前宣布辭職。不過,隨後又有報導指出,石破茂否認這項傳聞。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出具報告表示,就過往經驗來看,日本執政黨在參議院失去多數席位,首相多半會在選後2個月內辭職;但若美日談判期間,出現首相辭職的消息,恐使日本在與美國貿易談判中的地位,進一步被削弱。
石破茂在參議院選舉結果出爐後,不理會逼宮聲浪,強調自己會繼續執政,並專注在美日貿易談判,極可能是為了避免弱化日本在談判中的立場。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分析,由本次選舉可看出,日本民粹主義、在野黨勢力對選民的吸引力明顯崛起,在自民、公明兩黨(執政聯盟),接連失去眾議院、參議院多數席位的情況下,預期日本政壇的動盪期將因此延長。
(本文由《財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