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媒分析,北京方面對香港發展穩定幣的興趣日增,穩定幣將會是美中貨幣戰的下一個主戰場。
香港信報前總編輯、資深傳媒人陳景祥今天在明報撰文指出,香港立法會5月21日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8月1日生效,意味過去法律邊緣遊走的數位資產,正式納入金融監管體系。
除了香港,美國參議院也於6月中通過穩定幣法案並由總統川普簽署成為法律;其他國家如英國、澳洲、新加坡、韓國、日本等,近年也都相繼展開穩定幣立法工作。主要經濟體紛紛立法,穩定幣及其他數位資產不單合法登場,也許還會掀起另一場貨幣戰,並改寫國際金融市場版圖。
穩定幣冒出,可繼續強化美元於全球貨幣體系地位。6月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上海陸家嘴論壇也說,美元穩定幣可能更推動美元化現象。
相較美國,中國一直禁止加密貨幣活動,但最近幾個月,北京央行官員的態度明顯轉變。北京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陸家嘴同論壇說:「…穩定幣蓬勃發展,實現『支付即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同時對金融監管提出巨大挑戰。」
對如何抗衡美元「霸權」並藉穩定幣鞏固優勢,中國金融界和學術界也有相當多建議,不少都與香港有關,因中國仍未開放資本帳、加密貨幣仍非法,要在穩定幣方面應付美國挑戰,香港應是中國唯一能「出招」的城市。
穩定幣對跨境支付有低成本、高效率優勢;港幣穩定幣可促成香港與亞洲地區的金融互通,可跨境電商、貿易結算及供應鏈金融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結算效率。香港可為發行穩定幣提供測試環境,成功經驗推動中國逐步開放穩定幣等虛擬資產的監管限制,特別是與港元或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
文章預測,未來香港發行穩定幣,理應屬非美元品種,而香港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也可當成人民幣穩定幣的試驗場。香港的穩定幣監管框架,可為中國企業提供合法管道,經香港發行人民幣背書的穩定幣用於跨境貿易和投資。
美中博弈較量無處不在,香港可在技術層面以外,「代表」中國參與美國穩定幣、數位資產以至金融實力等較量。美元「霸權」是美國得以延續國際影響力的王牌,也是中國最難超越的一環;因擔憂美國藉穩定幣立法強化美元主導地位,北京一改低調態度,對穩定幣興趣日增,並且以香港為沙盒(測試),探索穩定幣為替代支付方案的可能性,推動人民幣更國際化。
此外,穩定幣去中心化功能有助國際交易繞過美國和西方控制的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機制,對促成交易貨幣多元化有幫助,也是中國所樂見。
穩定幣市場仍有待發展,可能是重塑世界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也是美中貨幣戰的下個主戰場。
(作者:張謙;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