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期限 8 月 1 日逐漸逼近,美國與重要貿易夥伴印度的談判似乎卡關,在農產品等議題方面僵持不下;川普宣稱,印度可能面臨 20~25% 關稅。
Axios、路透等外媒報導,川普29日在空軍一號上受訪時表示,印度可能面臨20%~25%關稅;消息也指出,印度方面暫無新提案,可能先接受高關稅,但計劃於美國代表團8月中旬造訪印度時進一步協商,盼於9月或10月之前與美國達成更全面的雙邊協議。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指出,對川普而言,「好的協議」比快速達成協議更重要;他也稱印度已表達開放市場的意願。
川普政府4月以來掀起關稅戰,當時威脅對印度課徵26%的對等關稅;2024年美、印雙邊貨物貿易總額約1,290億美元,美國對印度的貿易逆差達460億美元,主要從印度進口藥品、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和服裝。
據悉,美印雙方在農產品和乳製品方面僵持不下,印度不願意允許進口基改黃豆和玉米,也無意開放乳製品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是俄羅斯的第二大石油購買國,俄油約占印度整體石油供應量的35%左右。
川普近期對俄國下最後通牒,要求於12日內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將對其貿易夥伴課徵高達100%二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這可能對俄油前兩大購買國中國、印度帶來壓力。
川普政府近期陸續與多個貿易夥伴敲定關稅協議,包括日本、歐盟關稅皆定為15%、越南關稅為20%、印尼和菲律賓關稅為19%;其他尚未開獎國家的稅率可能落在15~20%之間。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Trump White House Archived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