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報導指出,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近日面臨多重信評下修的壓力,凸顯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信評機構普遍認為,英特爾需要強勁的市場表現與積極的財務調整,才有機會重拾其昔日榮耀。
4 日信評機構惠譽(Fitch)宣布將英特爾的信用評級下調一級。此舉將英特爾的評級從 BBB+ 降至 BBB,並附帶負面展望,使其距離「垃圾債券」等級僅有兩級之遙。然而,這並非英特爾首次遭遇降級,另一信評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已於 2024 年 12 月將其信用評級同樣從 BBB+ 下調至 BBB。至於,穆迪( Moody’s Ratings)則在 2024 年 8 月下調了其高級無擔保債務的評級。這些連續的降級行動,無疑為英特爾的財務狀況敲響了警鐘。
惠譽此次降級的核心原因,在於其評估英特爾在維持產品需求方面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市場競爭的加劇是主要因素之一。惠譽點名指出,雖然英特爾相較於來自荷蘭同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博通公司(Broadcom Inc.)、高通(Qualcomm)和超微(AMD)的同業仍保有強勁的市場地位。但這些新舊競爭者的崛起,正在逐步侵蝕其市場占有率。
惠譽分析師指出,英特爾的信評指標依然疲弱。若要恢復其近期的評級,英特爾不僅需要更強勁的終端市場表現,還需成功推動新產品上市,並在未來 12 至 14 個月內減少淨債務。儘管與其他評級相近的同業相比,英特爾擁有更好的市場地位,但其財務結構相對較弱,且面臨較高的「執行風險」。這代表著英特爾在落實其業務戰略和財務目標方面,可能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為了重拾先前的信評等級,惠譽明確指出英特爾需要提升其 PC 產品的出貨量,同時減少其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這對英特爾而言是一項雙重挑戰,因為既要刺激市場需求,又要精簡財務負擔,兩者並存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儘管面臨多重挑戰,惠譽也肯定了英特爾穩固的流動性狀況。因為截至 2025 年 6 月 28 日為止,英特爾手頭握有 212 億美元的現金、約當現金和短期投資。此外,公司還擁有70億美元未動用的循環信用額度,以及另一筆 50 億美元、將於 2026 年 1 月到期,但尚未動用的 364天 期循環信用額度。充裕的現金和可利用的信用額度,為英特爾在調整業務策略和償還債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財務彈性。
(首圖來源: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