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散戶愈來愈不安、信心崩潰程度為 2 月美股觸頂以來最嚴重。分析人士認為,散戶緊張不安,通常不是股市來到頂峰附近時會看到的現象。
根據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AAII)7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過去一週對未來6個月美股展望感到「樂觀」的散戶比例降低5.5個百分點至34.9%,低於歷史平均值37.5%,為6週以來第二度出現。
態度「中立」,相信未來6個月美股基本將持平的散戶比例也減少4.8個百分點至21.9%,過去57週來第55度低於歷史平均值31.5%。
感到「悲觀」,認為未來6個月美股將走跌的散戶比例則大增10.2個百分點至43.2%,過去38週以來第36度高於歷史平均值31.0%,來到超乎尋常的高水位。
調查顯示,牛熊差距(即感到樂觀的散戶比例減去悲觀者)驟降15.7個百分點至-8.4%,過去27週以來第25度低於歷史平均值6.5%。
本週對AAII會員提出的特別問題是,對聯準會(Fed)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有何看法。認為Fed本該升息的會員比例為1.0%、認為決定正確的比例為66.5%、認為應該降息的比例為29.6%,不確定 / 沒意見的比例為2.6%。
CNBC 7日報導,截至8月6日為止當週,感到悲觀的散戶比例大增超過10個百分點,增幅創2月以來新高。Bespoke Investment Group資料顯示,自2022年10月以來,這項比例僅四度出現超過10個百分點的漲幅。
Bespoke共同創辦人Paul Hickey受訪時表示,市場確實有特定板塊吹出泡沫,但他與不少投資人交流時,也發現有一群比例不小的人愈來愈擔心市場隨時可能崩盤,這種情緒在市場觸頂時並不常見。
散戶情緒經常被許多人視為反項指標,因為每當散戶變得悲觀,他們通常會賣出股票、保留更多現金,然後準備伺機進場。反之亦然。
CFRA Research投資策略長Sam Stovall則表示,若調查顯示散戶情緒偏悲觀,這反而是正面訊號。因為機構投資人(也就是聰明錢)通常會把散戶視為「笨錢」,並據此推測股價的近期走勢。
CNN研製的「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已於8月7日重返「中立」,一週前還處於「貪婪」。
CNN Business的恐懼與貪婪指數參考了7項指標,分別是股價動能(標準普爾500指數相對於125日移動平均線)、股價力道(在紐約證交所觸及52週以來最高點和最低點的股票檔數)、股價廣度(上漲個股的成交量相對下檔個股成交量)、賣買權比(put/call ratio,比較買權與賣權的成交量)、垃圾債需求(投資等級債與垃圾債的利差)、市場動能(即衡量波動率的VIX)、避險需求(股市、公債的報酬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