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價格太高又在買,專家:股市大傻瓜出現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14 日 11:1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理財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覺得價格太高又在買,專家:股市大傻瓜出現

從前年的升息、通膨、到現在的關稅威脅,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現在估值太高了,但市場似乎穿了金剛罩,股市再度逼近歷史高點,很多害怕錯過想等進場的人,苦稱幾乎沒有回跌買進的機會。然而覺得股價太高,又想買進這種矛盾的心理,正式市場即將崩潰的徵兆。

AI 投資占美國 GDP 的比重,已超過網路泡沫時期的電信業繁榮,其集中度僅次於 19 世紀末的鐵路業繁榮。現在問投資人,十之八九都會認為股市泡沫隨時會破,但是他們也沒有收手。美國銀行調查發現,高達 91% 的受訪者認為股市估值過高,創下歷史紀錄。但矛盾的是,每一次泡沫都存在同一個模式,當市場普遍擔憂泡沫化的時候,同時也在狂買,推動泡沫形成,特別是在泡沫的後期階段。

矛盾心理推動股價泡沫

泡沫是自我延續的。研究股市泡沫的諾貝爾經濟學家 Robert James Shiller,2000 年出版的《非理性繁榮》談到,價格上漲的消息會激發投資者的熱情,這種熱情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感染而傳播開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為價格上漲提供合理性的故事被不斷放大,並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

雖然新來者對投資的真正價值心存疑慮,但他們還是會被吸引,一部分是出於對他人成功的羨慕,一部分是出於賭徒的興奮。簡言之就是泡沫涉及高度的認知失調,這種失調在美國銀行的調查中顯而易見,九成受訪者認為股市估值過高,但他們的樂觀情緒比幾個月前更加強烈。

有些投資人自以為可以及時脫身,就形成「更大傻瓜理論」,指的是投資者知道自己的投資有問題,但他們認為自己以後能夠將其賣給「更大的傻瓜」。換句話說,他們買某樣東西,不是因為他們相信它值這個價,而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夠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

其他經濟學家指出,當前市場與網路泡沫頂峰時期確實不同,但沒有兩次泡沫是完全相同的,今天與 2000 年初之間的差異,並不代表市場沒有陷入泡沫。

降息將是泡沫最大助力

基本面分析之父、投資經典著作《聰明的投資者》的作者 Benjamin Graham,以一個故事描述大傻瓜理論,「一位石油探勘員正準備前往天堂領受獎賞,聖彼得卻告訴他天堂給石油工人的住所住滿了,接著勘探員對裡面的住戶大喊:地獄發現石油!結果所有的石油工人都湧出來,前往地獄。聖彼得對此印象深刻,邀請探勘員搬進來,探勘員想了想還說,我跟其他人一起去吧。畢竟,這個傳言可能是真的。」

所以,只因為目前人們普遍擔心股市估值過高,就不會形成泡沫,這個認知是錯的。許多分析師已經認為,現在的 AI 股可能陷入比 2000 年更大的泡沫,如今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中排名前 10 的公司,比 1990 年代的估值更高。瑞銀與法國興業銀行等經濟學家都認為,一旦聯準會恢復降息,泡沫的條件應該全部具備。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