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根據一些最新的經濟數據,直指美國經濟正處於衰退的邊緣。他最近接受外媒採訪時進一步解釋,現在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完全是因為川普一個人造成。
他表示,目前經濟困境的原因並不難理解,是來自關稅和限制性移民政策的壓力,關稅正在日益嚴重侵蝕美國企業的利潤和美國家庭的購買力,移民工人減少,代表經濟規模縮小,美國政府效率部門大動作砍預算與裁員,也有影響,聯準會的政策也是一種阻力。
這些因素雖然並不足以促使企業開始裁員或削減投資,但已經將經濟不確定性推到極高,延緩企業投資和新招聘,足以導致企業暫停生產。
消費端雖然關稅影響較溫和,但價格上漲中,未來會更明顯。他說,關稅影響正在緩慢傳遞,接下來幾個月,關稅就會完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他認為美國經濟就在衰退邊緣,但不可能準確預測經濟衰退何時會來襲,以及會造成多大的嚴重後果,尤其是川普的經濟政策極難預測。
經濟要衰退誰也擋不了
至於利率決策,他說,消費者支出停滯不前,建築業和製造業正在萎縮,就業率也即將下降,但隨著通膨不斷上升,美聯儲很難出手相救。此外,降息本身可能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大好處,有助於緩解經濟疲軟,但無法阻止它。如果經濟衰退嚴重,資產可能沒有安全的避風港。
經濟衰退只有在發生之後才會顯現出來,但他認為,如果美國陷入經濟衰退,導致經濟衰退的經濟政策的變化,將預示經濟衰退何時結束。簡言之,他認為經濟瀕臨衰退的原因是政策,如果陷入衰退,衰退的深度和持續時間,也將取決於政策。
他說,如果感覺關稅上調即將結束,或者移民政策可以調整的更合理,這就是一個信號,代表情況可能已經明朗。但現在這種混亂還會持續一陣子。
科技業能持續成長
他也強調,科技業可能逃過一劫。有許多因素可以使科技業免受經濟放緩的最嚴重影響,包括各行各業對 AI 和自動化工具的需求持續存在、大力投資雲端基礎設施和網路安全、全球招募彈性,使公司能夠在美國境外挖掘人才、即使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和企業也在數位轉型方面投入資金。因此他相信科技業仍將是少數生產力將持續成長的產業之一。
今天 MIT 報告雖造成科技股大跌,但其實並不悲觀,報告只是提出目前大多數企業採用的 AI 工具,都只是單打獨鬥,無法滲透工作流程當中,導致即使採用 AI 但還沒有看到真正回報,AI 學習還需要時間,能夠成功跨越生成式 AI 鴻溝的企業,將能夠享受生產力大幅躍進的好處。
贊迪分析個別產業,現在美國經濟三分之一衰退,三分之一停滯,三分之一擴張。衰退行業包括聯邦政府、運輸和配送、農業、採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停滯狀態的是休閒和旅遊、專業服務、零售貿易、金融服務、資訊和公用事業。成長產業有醫療保健服務、科技、州和地方政府、教育和房地產。
- The economist who thinks the US is on the verge of a recession tells us how he sees a potential downturn playing out
- moodys-chief-economist-mark-zandi-who-thinks-the-us-is-on-the-verge-of-recession-has-good-news-for-techies
- Moody’s Reports Which Sectors of Economy Are Thriving, Which Aren’t
(首圖來源: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