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企業都在經歷「大壓縮」結構性改革,不僅使低階工作減少,更令職業階梯逐漸扁平,基本技能普及縮小新手與資深員工的差距,使過去經驗較多的優勢遭弱化。
最近《財富》500強企業研究,AI引入雖然提升整體生產力,但效果分布不均:最低階20%員工生產力提升逾35%,中間群體僅小幅增長,高階20%表現幾乎沒有變化。學習曲線明顯壓縮,上班三個月的員工表現幾乎可達任職一年者水準。
這種趨勢使績效分散度縮小,低階表現被AI拉升至平均,高階表現穩定,形成狹窄穩定的產出帶。類似現象可見日本計程車司機,AI導航系統幫助剛入行司機效率提升約7%,資深司機表現略有下降,縮小新手與資深司機的生產力差距。
故企業積極用AI重組人才結構。2025年科技業裁員潮,Google、微軟等結合AI最佳化效率調整組織。AI推動的人才培訓從事務性逐漸走向價值創造與決策,強調人機協同,不是機器取代人而是互補。
將來無論製造、金融或科技業,能有效結合AI策略的企業將佔據先機。如何制定實施有效AI策略,成為企業決勝的關鍵。
(首圖來源: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