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寂八年,一宗規模龐大的房地產計畫,終於在政策轉向與國際資本推動下重啟。日本住友商事攜手越南 BRG Group,推出總投資額高達 42 億美元的「北河內智慧城市」,面積更超過五個東京迪士尼樂園。這個建案是越南房市與整體經濟轉型的分水嶺。問題是,這場聲勢浩大的巨型造鎮計畫,究竟會點燃房市新一波盛宴,還是埋下另一場危機?
資本大遷徙:為何國際熱錢瞄準越南?
如果我們從全球房地產的資金流動來看,越南的崛起幾乎是必然。過去十年,中國以城鎮化+槓桿,驅動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房地產繁榮,但如今中國市場進入調整期,需求下滑、監管趨嚴,讓外資不得不尋找下一個增長可能。同時,美國與歐洲在高利率環境下,住宅需求被壓抑,投資收益率不足以支撐大規模新資金湧入。
相比之下,越南展現出高速增長與城市化紅利:人均 GDP 快速上升,中產階級擴張,房市交易量持續增加。正因如此,北河內智慧城市的解凍,對於日本財團而言,不只是「進軍越南」,而是順應全球資本大遷徙的必然選擇。
42 億美元投入,究竟買到什麼?
這個造鎮案,內含住宅、辦公大樓、購物中心,甚至傳聞要興建全越南最高摩天大樓。但真正的意義,遠不止於「建築群」。北河內智慧城市想要打造的是一個「完整生態圈」,不只是提供居住空間,而是試圖一次性整合交通、能源、商業與生活服務。若未來真的延伸捷運線到機場,這不僅提升了居民通勤便利,也會讓整個區域的價值被重新定義。
此外,強調使用清潔能源,甚至喊出「世界第一個碳中和城市」的口號,這代表它有機會吸引 ESG 資金與跨國企業的研發部門進駐。這種「造鎮」與「產業升級」雙軌並行的模式,就像蘋果當初打造 iPhone 時,不只是推出一支手機,而是同時建構了一整套 App Store 生態系。真正的挑戰在於,北河內智慧城市能否把硬體(建築)與軟體(服務、交通、能源)結合成一個完整體驗。若僅停留在賣豪宅、蓋商場,它就只是一個巨型社區;但若能落實整體規劃,它才有機會真正改變河內的城市結構。投資人必須看清楚:42 億美元買到的不是土地與建築,而是一場改寫生活方式的實驗。
高階市場的盛宴,還是金融體系的隱憂?
全球房市的另一個共通點,是「高階化」與「金融化」的加速。香港、倫敦、紐約的房市早已證明,高階住宅能吸引國際資金,但也容易脫離在地需求,最終造成價格畸高、空屋率飆升。越南此刻正在複製這條路徑:當北河內智慧城市主打高收入族群與外資企業時,它可能在短期內創造亮眼銷售與高價,但長期卻可能出現「誰真正住得起」的難題。
更重要的是,越南金融體系對房地產過度依賴,若大量資金鎖定單一專案,一旦國際資金緊縮或美元走強,這樣的超級造鎮案很可能成為市場風險的破口。這正是投資人必須警惕的:北河內智慧城市的成功與否,將不僅影響越南,也可能波及整個東南亞資本市場的信心。
巨型造鎮計畫不僅是地產案,而是與全球資本有關
北河內智慧城市的重啟,對越南是一次經濟轉型的豪賭,對全球房地產資本則是一場新的實驗。不只是越南的本地新聞,而是全球資金如何在中國減速、美歐高利率、東南亞崛起的背景下重新布局的縮影。
成功,它可能讓越南成為「東南亞智慧城市新典範」,吸引更多跨國資金進駐;失敗,它可能成為另一個「空城」案例,提醒世界新興市場並非毫無風險。真正聰明的投資人,不該只把它當成一個「地產案」,而應當從全球資金流、制度韌性與需求結構三個角度去審視。因為房市從來不是地方性的,它總是與全球資本循環交織在一起。
- Sumitomo’s $4.2 Billion North Hanoi Smart City: A Strategic Gateway to Vietnam’s Urbanization and Japan-Vietnam Bilateral Growth
- Billion-dollar smart city will express the spirit and vision of a new Hanoi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