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輸美商品面臨 50% 高額關稅困境,印度積極尋求解套,盼盡早達成和歐盟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歐盟本週派代表到新德里,與印度進行下一輪談判,雙方將聚焦在非關稅壁壘、市場進入、公共採購等實質問題。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導,印度和歐盟未來幾週將陸續在新德里、布魯塞爾進行一連串會議,希望能在年底前完成各項談判的目標。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4日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通話時,已表達「讓印度與歐盟的FTA盡早達成」的想法。
印度商工部表示,每個月都和歐盟會談,以加速印度與歐盟間貿易談判進度,12個月內,雙方就進行四輪重要的談判。
雙方FTA談判後的具體成果,預定印度2026年第一季舉行的印度歐盟峰會公布。
印度與歐盟最新談判在印度進行,歐盟由主管貿易事務的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和負責農業事務的韓森(Christophe Hansen)率領談判小組至新德里,與印度商業與工業部部長戈雅(Piyush Goyal)、印度農業與農民福利部部長喬汗(Shivraj Singh Chouhan)會晤。
印度媒體報導,美國關稅政策造成動盪的情況下,印度與歐盟FTA意義更為重大。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指出,印度與歐盟FTA涵蓋超過20個領域,11項已敲定,包括智慧財產權、海關和貿易便利化、透明度、行政互助、競爭與補貼、數位貿易和反詐欺等討論都已完成。
未來印度和歐盟的談判將聚焦實質問題,如非關稅壁壘、衛生和植物檢疫、市場進入、原產地規範、公共採購等。雙方協商時,印度希望排除米、糖、乳製品,歐盟則盼讓汽車、烈酒進入印度市場。
今日印度(India Today)報導,印度試圖為美國關稅困境尋求解套,而歐盟是印度最大貿易夥伴,雙邊2023~2024年貨物貿易額達1,350億美元(約新台幣4.11兆元)。
印度輸出歐盟主要商品包括機械設備、運輸設備、化學品、紡織品等,雙方寶石、珠寶、藥品等商品貿易量也很可觀。
(作者:李晉緯;首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