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最近網路瘋傳的圖表,全球央行手上黃金對外匯存底的占比已超越美債,為1996年以來頭一遭。不過,分析顯示,這其實跟金價近來大漲,美債價格積弱不振有關,各國央行大舉拋售美債,積極買入黃金的說法恐怕言過其實。
Crescat Capital總經策略師Tavi Costa 8月28日透過社交平台X張貼了一張圖表,直指外國央行目前持有的黃金部位正式超越美國公債,為1996年以來首見。他認為,這或許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全球資產再配置行動,且現在才剛開始。
Foreign central banks now officially hold more gold than US Treasuries —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96.
Let that sink in.
If you think this buying streak is ending, just look at what happened in the 1970s.
This is likely the beginning of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global… pic.twitter.com/raSaQJqYu2
— Otavio (Tavi) Costa (@TaviCosta) August 28, 2025
英國金融時報(FT)9日分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C)每季公布的全球外匯儲備幣種構成(Coferfor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COFER)顯示,全球11.6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中,美元占比來到58%,相當於6.7兆美元。這6.7兆美元並非全部投入美國公債,各國央行還持有許多機構債及其他美元計價的債務。這份數據排除了美元計價的黃金。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Treasury International Capital,TIC)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外國人持有9.1兆美元的美國國庫券與公債,其中3.9兆美元是外國央行擁有。
IMF的COFER也統計了各國央行手上擁有多少金衡盎司(Troy ounce)的黃金,若將之乘以市價,則截至6月底黃金對央行外匯存底的占比來到22%,總值3.86兆美元,仍略低於TIC報告中的3.9兆美元外國央行公債部位。
不過,6月底以來,金價已進一步大漲10.5%。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推估各國央行仍在持續買進黃金。其實就算央行並未加碼,光靠價格漲幅,全球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價值也會膨脹至4.2兆美元。
除非各國央行在7、8月大買了2,0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否則10月17日公布公布下次官方數據時,黃金對全球央行外匯儲備的占比確實可能超越美債。
上述分析顯示,各國央行逃離美國公債市場,搶進黃金的說法恐怕言過其實,黃金、美債對外匯儲備占比出現交會,大多跟金價在2025年飛漲38%有關。相較之下,美國公債價格過去一年雖走揚,卻尚未完全回到五年前通膨開始大增的水準。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