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 8 月全台新生兒僅 8,464 人,較去年同期大減 27.3%,比上月再降 5.3%,同期死亡人數達 1 萬 5,226 人,統計台灣已連續 56 個月「生不如死」、人口已持續 20 個月負成長,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未來勞動力恐將進一步吃緊。
勞動部 9 月 8 日公布「 2025 年 3 月底職位空缺概況調查」,結果顯示,截至 3 月底,全台共有 27.6 萬個職缺,職缺率達 3.1%,其中工業部門職缺 11.4 萬個,占比 41.3%;服務業 16.2 萬個,占 58.7%,職缺率分別為 3.2% 及 3.1%。
進一步觀察產業別,製造業缺口最大,達 9.2 萬個,占 33.5%;批發及零售業 4.7 萬個,占 16.9%,住宿及餐飲業 2.5 萬個,占 9.1%,三大產業合計已逼近六成,1111 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 68.3% 的餐飲業者坦言正面臨缺工壓力,並認為即使持續釋出職缺,但仍難以找到合適人選。
1111 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指出,政府早已將少子化列為國安層級問題,隨著台灣邁入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夾擊,勞動力供給勢必越來越不足,如何營造友善育兒職場、改善低薪問題,以及提升女性與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都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莊雨潔分享,目前有不少企業率先行動,投入資源支持員工育兒,像是微風集團提供同仁第一胎 5 萬元、第二胎 10 萬元、第三胎 (含) 以後每胎 15 萬元的生育補助,積極鼓勵員工生育,而台灣大哥大提供每胎 6 萬元,並針對 6 歲以下子女,每年再補助 1 萬元育兒津貼,累計最高可達 12 萬元。
莊雨潔表示,為了改善現況,1111 人力銀行特別 10 月 14 日與立法委員陳菁徽、陳昭姿共同舉辦「少子化衝擊勞動力─友善生育翻轉缺工現況公聽會」,會中將邀請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共同提出觀點與建言,期盼凝聚共識,推動政府與企業攜手合作,打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