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第三角成形?派拉蒙 Skydance 傳出手華納改寫好萊塢戰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8 日 8: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數位內容 , 數位廣告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串流第三角成形?派拉蒙 Skydance 傳出手華納改寫好萊塢戰局

華納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下稱華納)股價 11 日盤中一度暴衝逾三成,原因是《華爾街日報》獨家消息稱 Paramount Skydance(下稱「派拉蒙 Skydance」)正籌備一筆「多數以現金支付」的收購出價,目標買下華納整體業務,連同有線電視頻道與電影片廠一併打包。消息刊出後,華納飆漲 27%,派拉蒙 Skydance 也同步走高;路透與衛報均指出,這筆出價由 Ellison 家族資金背書,若成局,將是繼今年夏天派拉蒙完成與 Skydance 合併後,再一次重塑美國媒體版圖的關鍵事件。

合資後的可能優勢

從內容與品牌組合看,華納的 HBO、DC、華納、CNN,搭上派拉蒙的 CBS、派拉蒙影業、尼克兒童頻道與《星艦奇航記》(Star Trek)等長青 IP。一次整合不只擴大電影與影集的「長尾」變現,對串流與電視的排播也更有彈性。

更重要的是廣告與分眾觸及。派拉蒙名下的 Pluto TV 是全球最大規模的 FAST(免費、廣告支撐串流)平台之一,搭配 Paramount+ 的廣告層級,形成「免費引流、付費承接」的漏斗;若再疊上 Max 的訂閱與廣告方案,合併後的廣告庫存與人群定向能力可望顯著提升。IAB 今年的數位影音廣告研究與多家產業追蹤皆預估 2025 年美國 CTV 廣告支出仍續增,估值落在 266 億至 333.5 億美元區間,代表品牌預算正往串流端移動。

從訂閱端來看,華納第二季串流用戶淨增 340 萬至 1.257 億,營運動能回升;Prarmount+ 第二季約 7,770 萬,用戶規模雖較第一季小幅回落,但串流營收成長 15%,顯示 ARPU 與廣告轉換仍在改善。若兩者形成同盟,能試著以「合併/同捆」方式對抗家庭訂閱疲乏,提升留存與每戶貢獻──派拉蒙CBS手上的 NFL 權利一路續到 2033 年,且可在 Paramount+ 同步分發,這是廣告與訂閱雙向加成的定錨資產;華納雖在 2024 年失去 NBA 主要權利,但仍有體育品牌與經驗,未來可考慮用「NFL 定錨+娛樂頂級劇」的節奏去穩住廣告檔期與用戶活躍。

與 Netflix 迪士尼正面對決

如果尺標拉到產業標竿,Netflix 第二季營收年增約 16%,營業利益率拉升至約 34%,全年營業利益率指引上修至 29.5%;換句話說,當龍頭已「高毛利+現金流」檔位運轉,任何追趕者若沒有規模經濟與廣告科技的同步成熟,很難縮小差距。

迪士尼同樣轉向「以獲利為核心」。外媒統計 DTC 近季轉正,合併 Disney+ 與 Hulu 的訂閱總和來到約 1.83 億,且公司明確將「持續獲利」當成營運語彙,逐步淡化追逐純訂閱數。這對派拉蒙 Skydance+華納的假想聯軍意味著,必須更短時間內把廣告、定價與內容節奏校準到位,否則很難在與 Netflix 迪士尼對位時取得溢價。

有線電視下坡能救嗎?

宏觀環境,美國傳統電視廣告支出持續走弱。eMarketer 引述 WARC 的研究指出,線性電視廣告在 2026 年可能再降逾 11%;S&P Global 也估 2024 年美國有線/衛星「付費電視」滲透率已跌到約 34%,反映收視結構的持續鬆動。相對地,IAB 與產業追蹤顯示 2025 年 CTV 廣告支出仍擴張,標示品牌預算跟著觀眾流向而重配。合併若能把 Pluto TV(FAST)+ Paramount+(廣告層級)+Max(廣告層級)打成一套完整銷售方案,就有機會把電視廣告的「舊錢」引回自己的新平台。

但也別忽略監管問題:美國聯邦衛生單位與 FDA 正推動處方藥廣告規範收緊,《華爾街日報》分析此舉恐衝擊電視端的高價類別;若廣告主在法規過渡期間收縮電視投放,對以新聞與體育時段吃大餅的電視網會是財測不確定性,進一步迫使轉往 CTV 的速度加快。合併後雖能承接部分外溢,但短期營收拆解恐更崎嶇。

三大不利要素

且兩者合併後第一個要面臨的問題是負債:華納在第二季揭露的總負債約 356 億美元,淨槓桿 3.3 倍;派拉蒙 Skydance 合併後雖帶來 15 億美元現金注入,但市場對其整體債務與現金流仍保持審慎。若以「多數現金」出價拿下華納,等於要在高槓桿環境下再扛一個龐然大物,融資成本與信評走向都會牽動未來內容投入與權利競標的彈性。更別說華納拆分計畫一度引發信評機構下調評等,顯見市場對資本結構的敏感度。

其次是體育權利的「空窗」:NBA 新約自 2025 年起改由迪士尼、NBC 與亞馬遜分食,華納雖曾提告但局勢已定,少了 NBA 常年高收視主檔期,對廣告與串流活躍都是壓力。合併聯軍能否靠 NFL、NCAA 或其他大型 IP 補位,將決定「廣告+訂閱」雙引擎能否順利運轉。

第三是監管與治理。這樁交易把 CBS 與 CNN 納入同控股公司,新聞與言論市場集中度勢必受檢視;2019 年迪士尼與 21 世紀福斯交易時,被要求剝離地方體育網就是前例。雖然每一樁案子的衡量基準不同,但在當前美國反壟斷執法偏趨嚴的氛圍下,合併條件可能包含特定資產的處分或行為承諾,這將影響聯軍的最終戰力配置。華爾街日報認為,這樁交易若成案必然面臨反壟斷審查。

最後是整合節奏。兩邊技術底層、廣告堆疊(ad tech)、資料治理、定價與套裝策略,要短時間接軌並非易事;串流使用者對介面、推薦、與串流穩定性的容忍度極低,任何平台遷移都可能拉高退訂。以 Netflix 與迪士尼經驗看,真正勝負經常不是「一年內 KPI」,而是「三年內一次性把產品、定價與供給節奏對好」的能力。

這是三重考驗

派拉蒙 Skydance 帶來的是「資本與執行速度」、華納兄弟探索則有「內容厚度與品牌高度」。合在一起,理論上能把 FAST、廣告層級、訂閱高階方案、體育權利綁成更完整的產品曲線,去對抗 Netflix的收益動能與迪士尼整體生態。可是一切的前提,是(債務的)利率環境與監管條件能容許財務工程順利啟動,並且在短時間內讓「廣告+訂閱」同時開花。

更務實地說,這不是「誰內容多誰就贏」的老邏輯,而是「誰能把內容供給、廣告銷售與資本結構同時排好隊」。若合併後用 Pluto TV 當流量前端、以 Paramount+ 與 Max 分別承接不同層級客群,再以 NFL 等旗艦體育權利當檔期定錨,這樁合資有機會把華納與派拉蒙的「經營不善」敘事翻頁,變成一個能與 Netflix 迪士尼真正對位的第三極。

反之,若監管要求過多剝離、融資成本過高或整合導致產品體驗失誤,則這樁豪賭會被市場迅速貼上「規模不等於現金流」的折價標籤。

(首圖來源:Coolcaesar,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