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揭成績單:AI 推理成本「摩爾定律打了類固醇」,營收與全球用戶數創新高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0 日 1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OpenAI , 公司治理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OpenAI 揭成績單:AI 推理成本「摩爾定律打了類固醇」,營收與全球用戶數創新高

在 2025 高盛科技大會上,OpenAI 財務長 Sarah Friar 罕見揭開了這家矽谷明星公司的「成績單」:從使用人數、營收規模,到背後龐大的運算花費,都首度曝光。這些數字不只是華爾街投資人渴望知道的,也是一般用戶第一次得以一窺 ChatGPT 真實營運規模的時刻。

Friar用了一句話點燃現場:AI的推理成本正以「打了類固醇的摩爾定律」般的速度下滑。這意味著什麼?如果說摩爾定律推動了過去半世紀的電腦革命,如今AI的演進可能會更快、更猛。

關鍵數字大公開

  • 營收結構:OpenAI七成來自消費者業務,三成來自企業客戶。
  • 用戶數:ChatGPT每週平均約7億人使用。
  • 開發者生態:已有400萬開發者在平台上建構應用。
  • 商業產品:累積約500萬個付費席位。
  • 營收成長:今年總收入預計達130億美元,比2024年成長4倍。

這些亮眼數字,支撐了OpenAI高達5,000億美元估值,公司同時也在籌集數十億美元的新資金。

▲ OpenAI財務長Sarah Friar。(Source:MoneyConf,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成本與投資:AI的代價與回報

Friar表示,OpenAI僅在運算資源上,就投入了26億美元,換回130億美元的營收,其中大部分是經常性收入,她直言:「這告訴我要繼續投入。」

更驚人的是成本下降的速度。過去GPT-4每個代幣(token)成本高達33美元,如今在GPT-5nano上,已降至9美分。這樣的跌幅,意味著AI正從「昂貴的奢侈品」加速走向「隨手可得的工具」。

全球擴張與搜尋挑戰者

在市場擴張上,OpenAI已不只是對話機器人。Friar透露,OpenAI在搜尋市場的占比已達12%,相較年初的6%幾乎翻倍,顯示越來越多人直接透過ChatGPT提問。她甚至認為這個市占率「可能被低估」。

地理上,ChatGPT使用者呈現全球化:美國僅占10%,其餘90%來自世界其他地區。這顯示AI的滲透速度,在非美國市場更快、更猛烈。

AI如何改變工作本身

就像所有大型科技公司一樣,OpenAI也把AI用在內部運作上。Friar分享,她所帶領的財務團隊每天都使用編碼代理與各種AI工具,以更快完成日常工作。結果是:OpenAI的財務團隊規模,僅相當於同等級公司的18%。AI不只是一門生意,更是OpenAI自己的生產力武器。

從7億人使用,到130億美元營收;從26億美元運算投入,到成本斷崖式下跌,這份「成績單」不只是漂亮的數字。它揭示了一個更深的趨勢:AI正在從炫目的新奇玩具,快速成為難以取代的基礎設施,而OpenAI正站在這場變革的最前線。

(作者:林易萱;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