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 2 奈米準備量產,之後逐步進入全面量產階段,台積電開始為客戶擴產,最先進節點視為台積電未來營收成長的關鍵驅動力,五年內將為公司帶來可持續的成長。
台積電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先前強調,從目前客戶的採用意願來看,2 奈米需求將會超越其前一代製程,預計將為公司提供穩定的業務基礎和五年內可持續成長。所以,台積電初期 2 奈米產線將橫跨台灣的四個主要晶圓廠區,這些地點位於新竹的寶山以及高雄。為了滿足市場對下一代高效能晶片日益增長的需求,台積電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產能目標,預計到 2026 年,2 奈米晶圓的月產能目標將達到 10 萬片。
市場人士表示指出,由於優異的成本效率以及更高的預期市場需求,2 奈米商業會比 3 奈米更具吸引力。就目前 2 奈米初期推動階段,有六家科技巨頭客戶參與生產:蘋果(Apple)、超微(AMD)、高通(Qualcomm)、聯發科(MediaTek)、博通(Broadcom)及英特爾(Intel)。
早期產能分配方面,客戶的需求強度已經顯現出明顯的結構。先前有媒體報導指出,一直是台積電傳統大客戶的蘋果將拿下早期 2 奈米產能的近一半,持續鞏固台積電最大客戶地位。而行動處理器大廠高通,則預計在產能分配中緊隨蘋果之後。而在應用領域方面,行動產品應用仍然是 2 奈米首要焦點。蘋果目前正利用先進節點設計四款晶片,高通和聯發科用 2 奈米打造下代旗艦級智慧型手機的系統單晶片(SoCs)。
台積電 2024 年 IEDM 會議首次公開 2 奈米細節,技術革新核心在採業界領先架構,包括:
- 全新電晶體結構:2 奈米採革命性環繞式閘極(Gate-All-Around,GAA)電晶體結構。
- 最佳化:配合 2 奈米 NanoFlex DTCO。
以上這些基礎性的架構改變,有助強化晶片效能和效率平衡。
與台積電 3 奈米相比,2 奈米展現顯著的效能和功耗優勢。首先在功耗降低部分,在保持相同電壓的條件下,2 奈米有 24% 至 35% 的功耗減少。至於在效能提升方面,如果以提升效能為目標,2 奈米表現最高可達到 15% 的效能程長。而在電晶體密度方面,2 奈米的電晶體密度亦有所提升,達到 1.15 倍的成長。
就目前的市場狀況來善,除了行動裝置市場的將積極採用,2 奈米亦開始滲透到其他重要的高階運算領域。超微(AMD)已經確認將利 2 米生產其第六代 EPYC「Venice」伺服器處理器。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用於 EPYC 處理器的 2 奈米 CCD(Core Chiplet Die)將是第一個在此先進節點製造的高效能運算晶片,代表 2 奈米在服務資料中心和高階計算市場方面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