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管會公布《虛擬資產服務業登記制》正式上線,首波只有 9 家業者取得營業資格,並優先取得虛擬通貨服務提供商(VASP)的《洗錢防制聲明》合規資格,象徵台灣虛擬資產業正式從「防制聲明」走向「完整登記制」的新時代。
根據金管會公告,只有 9 家業者合格,包括禾亞數位科技(HOYA BIT)、拓荒數碼科技(ZONE Wallet)、現代財富科技(MaiCoin)、重量科技(KryptoGO)、富昇數位科技(TWEX)、跨鏈科技(Chainss)、幣託科技(BitoPro)、鴻朱數位科技(Hzbit Bitcoin)、鏈科(XREX)。
金管會公告,原本登記的 26 家業者,其餘 18 家業者未能通過登記制審核,包括一路發、三川通證、尹天下、王牌數位創新、仰家、台灣芷荊均遭淘汰,即日起不得提供任何虛擬資產服務,違者將依據洗錢防制法第六條面臨 2 年以下刑事責任。
禾亞數位科技創辦人彭云嫻表示,過去兩年,金管會透過《洗錢防制聲明》機制,讓 9 家合格業者在法規框架下經營,這次登記制進一步納入完整金融監管架構,投資人權益與資金安全獲得更嚴格保障,登記制不僅是法規上的升級,更是信任的建立。
彭云嫻指出,HOYA BIT 交易所以門檻、恐懼與不安全感三大核心痛點,打造最適合新手入門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不像國際交易所需先將資金換成美元穩定幣(USDT、USDC)才能買幣、為全台第一批協助警政署將詐騙金額返還的交易所,甚至與遠東銀行合作,將新台幣 100% 置入信託。
彭云嫻認為,未來五年,台灣將迎來兩大趨勢,一是穩定幣與跨境支付的加速普及,二是現實資產代幣化(RWA)成為企業籌資與永續金融的關鍵工具,台灣擁有龐大的跨境貿易需求與高成熟度的金融體系,結合區塊鏈,有機會在亞洲成為數位資產的創新中心。
MaiCoin 集團執行長劉世偉表示,過去堅持台灣 VASP 產業的長遠發展必須建立在合法合規的基礎, MaiCoin 集團將這份堅持運用在 IPO 推進計畫之上,並在合規基礎上促進台灣資本市場與 VASP 產業的深度連結,為打造穩健、創新、永續的本土 VASP 產業貢獻心力。
劉世偉指出,隨著 VASP 產業邁向主流,大眾對虛擬貨幣投資的概念愈加熟悉,市場參與者增加推動監管制度趨嚴,使本土合規 VASP 業者需投入更多人力、系統與資安資源,以因應主管機關要求,不斷攀升的營運成本為合規業者帶來經營挑戰,。
劉世偉分享,MaiCoin 集團長年致力於推動數位資產主流化,旗下現代財富科技完成洗錢防制登記是穩健經營的基石,未來將在合規營運的基礎,持續優化既有服務,並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多元產品,兼顧風險控管與創新發展,打造安全、永續、具國際競爭力的台灣虛擬資產市場。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強調,即使業者已完成洗錢防制登記,虛擬資產仍具有高波動性和交易風險,特別是詐騙集團經常以「穩賺不賠」、「高獲利低風險」等話術誘導民眾投資,呼籲民眾應透過合法登記業者進行交易,並審慎評估投資風險。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