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生命僅 3 到 5 年將使 AI 泡沫?基礎設施投資太大營收難獲利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9 日 10: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IC 設計 , 半導體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晶片生命僅 3 到 5 年將使 AI 泡沫?基礎設施投資太大營收難獲利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人工智慧(AI) 熱潮已引發史上最昂貴的基礎建設浪潮。短短三年間,各大科技公司在 AI 資料中心、晶片及能源領域的投入,已超過美國耗時四十餘年建設州際公路系統的總花費。

報導指出,AI 基礎設施領域的大量投資正引發擔憂,因為市場質疑對 AI 的樂觀投資回報將難以兌現。該報道強調,AI 模型的開發成本極高,回報需要更高才能證明這些支出是合理的。

報導引用一位市場分析師的說法表示,2023 年和 2024 年的 AI 基礎設施投入若要達成獲利,消費者與企業需在這些晶片及資料中心的使用壽命週期內,購買價值約 8,000 億美元的 AI 產品。然而,資料中心晶片的使用壽命有限,因為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會迅速削弱其價值。根據分析師研究數據顯示,大多數 AI 處理器的有效使用年限僅為 3 至 5 年。

例如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雖已承諾,未來幾年內,公司將向甲骨文 (Oracle) 平均每年支付約 600 億美元的金額,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相關服務。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預計 OpenAI 在 2025 年從付費用戶處獲得的營收僅約 130 億美元。

此外,該分析師來強調,AI 基礎設施投入的激增代表著到 2030 年之際,AI 領域的年營收需達到 2 兆美元才有機會獲得回報。作為參考,這一數字不僅超過亞馬遜、蘋果、Alphabet、微軟、Meta 和輝達 2024 年的營收總和,更相當於全球整個訂閱軟體市場規模的 5 倍以上。

另外,彭博社也曾經報導,AI 企業的營收正達成快速成長。OpenAI 預計2025年營收將增至 127 億美元,較此前增長兩倍。其競爭對手 Anthropic 的年營收已超過 50 億美元。然而,這些營收數字與未來飆升的基礎設施成本相比仍相形見絀。預估,2025 年至 2028 年間,全球資料中心投入將達到 2.9 兆美元,這一規模大致相當於法國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首圖來源:Googl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