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奧特曼傳密訪台積電、鴻海,為 AI 算力大戰「固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1 日 9: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OpenAI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OpenAI 奧特曼傳密訪台積電、鴻海,為 AI 算力大戰「固樁」

有媒體報導指稱,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昨日(9/30)傳出低調來台,拜會台積電鴻海兩大供應鏈龍頭,被視為在 AI 大戰持續升溫下的一次「固樁」行動,凸顯台灣在全球 AI 產業鏈的關鍵地位。

市場估算,今年在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尚未全面開跑下,鴻海、廣達緯創等台灣代工廠,已合計出貨超過 3 萬櫃 GB200、GB300 AI 機櫃給一線雲端服務商與星際之門計畫使用。該計畫目前已有一處據點小規模啟用,美國境內另有五處大型基地正興建中,外界預期未來對台灣 AI 伺服器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其中,鴻海因是星際之門計畫合作夥伴甲骨文(Oracle)的最大伺服器供應商,角色舉足輕重。儘管市場傳出廣達等台廠也有望承接部分訂單,但鴻海仍被視為最大贏家。《科技新報》詢問鴻海奧特曼來訪是否真有其事?鴻海僅低調表示「不予回應」。

另一方面,OpenAI 持續投資新一代模型與算力基礎設施,現金流壓力逐步升高。據市場資訊,OpenAI 已將 2029 年的現金消耗預估,自原先的 350 億美元大幅上修至 1,150 億美元。為降低成本、提升算力競爭力,該公司去年便成立 AI ASIC 設計團隊,並與博通合作研發專用晶片,計劃自明年起進入量產,採用台積電 3 奈米製程,並透過 CoWoS 技術封裝 HBM 高頻寬記憶體。

隨著 OpenAI 首款自研 ASIC 接近量產時程,台積電的角色更加吃重,該公司不僅是 OpenAI 專案的重要代工廠,同時也是輝達 GPU 的唯一製造夥伴,使其先進製程與 CoWoS 產能備受矚目。奧特曼此行被解讀為除鞏固合作關係外,也將更深入了解台積電的產能規劃。

事實上,奧特曼與台積電早有交集。2023 年他曾來台,提出投資 7 兆美元興建 36 座晶圓廠的構想,但被台積電高層認為不可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更在 2024 年股東會上直言,「奧特曼的計畫過於激進」。

此次奧特曼再度現身台灣,被外界視為 OpenAI 強化與台灣供應鏈聯繫的重要動作。隨著全球 AI 投資進入白熱化,台積電與鴻海在伺服器、晶片代工的戰略地位愈發關鍵,台灣供應鏈在未來數年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放大。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