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ketWatch 報導,以全球股市首席策略師 Peter Oppenheimer 為首的高盛(Goldman Sachs)團隊週三(10 月 8 日)發表報告指出,當前市況與過去的泡沫有三大差異。
首先,價格上漲本身不會引發泡沫,創新相關公司總市值高於未來可能產生現金流潛力時,泡沫才會形成。
高盛指出,龍頭企業截至目前為止的強勁漲勢是由基本面成長所驅動,而非對未來成長的非理性預期,科技業多數利潤是由美國企業創造,當前漲勢高度依賴這股盈餘動能的延續。高盛強調,科技股目前最大的風險是競爭,大量新公司將在現在還無法想像的新興產業中誕生,分散投資依舊相當重要。
Yahoo Finance週三報導,Oppenheimer在報告中指出,以本益比、本益成長比、股價淨值比相對於股東權益報酬率以及股利折現模型等多項指標來看,科技股估值的確偏高,但還沒達到網路泡沫時期或2020-2021年科技股飆漲末期的極端水準。
彭博社週二報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小摩)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小摩每年斥資20億美元開發AI技術,現在每年藉由AI省下的成本大約也是20億美元,而這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
KPMG CEO展望調查顯示,67%的受訪CEO預期1-3年內即可看到AI投資回報(ROI)。做為對照,一年前63%的受訪CEO預期3-5年內才會看到AI投資開花結果。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