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表示,集團正規劃下個五年計畫,從鴻海公開發行迄今,市值規模成長將近 850 倍;1991~2024 年鴻海營收成長 3,000 倍,獲利成長 750 倍,目前集團營收規模超過新台幣 7 兆元,粗估 1 元借款可做到 12 元生意規模。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午舉行「臺灣週」開幕活動,劉揚偉受邀出席演講,會後接受媒體短暫採訪。
他指出,鴻海於1974年由創辦人郭台銘成立,並在1991年上市,當時市值約30幾億元,如今鴻海集團在台灣市場市值超過3兆元,採用權益法認列子公司市值約4,060多億元,從鴻海公開發行迄今,市值規模成長將近850倍。
資金使用策略,劉揚偉指出,長期資金使用來源以每年淨利和折舊攤銷為主,以2024年為例,長期資金規模約2,600億元,資本支出約1,360億元,發放現金股利約750億元,長期投資180億元。
短期資金運用,劉揚偉表示,透過借款5,000多億元,主要用於營運資金,以目前集團營收規模超過7兆元粗估,原則上1元借款可做到12元生意規模。
跨國布局,劉揚偉指出,鴻海早在1985年進入美國市場,1988年起布局中國市場,2006年進入印度,四年前集團全球廠區及辦公室據點約137個,如今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廠區及辦公室據點達233個,資本支出連四年成長,成長幅度超過40%。
獲利回饋股東部分,劉揚偉表示,鴻海1991~2024年營收成長3,000倍,獲利成長750倍,累積現金股利超過8,500億元。
從人力規模來看,劉揚偉指出,從營運迄今,鴻海集團人力成長幅度達820倍,全球員工規模曾超過130萬名,今年人力高峰約93萬名,主要是擴大自動化布局,每年以15%幅度縮減人力。
(作者:鍾榮峰;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