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池重大突破!台塑新智能攜手工研院成功開發「乾式電極技術」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6 日 13:04 | 分類 能源科技 , 財經 , 鋰電池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國產電池重大突破!台塑新智能攜手工研院成功開發「乾式電極技術」

台塑新智能今日宣布與工研院合作,成功開發「鋰電池乾式電極技術」,象徵國產電池取得重要突破,並正式建立乾式電極製程能力,推動電池關鍵技術國產化,為未來儲能及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乾式電極技術開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因為相較現行主流濕式製程,乾式製程可省略耗能甚鉅的塗佈、乾燥及溶劑回收等環節,大幅降低能耗、碳排放及有機溶劑使用。

王瑞瑜指出,乾式電極技術能減少設備投資、人力需求與製程複雜度,提升整體生產效率,對於推進環保製造、強化供應鏈韌性更具有長遠效益,近期中國、韓國、美國等主要電池研發大廠均已積極投入,為鋰電池製造的關鍵核心技術。

王瑞瑜說明,乾式電極技術是推動全固態電池商業化的重要關鍵,由於全固態電池對材料密度與界面結構的要求相當高,乾式製程可形成更穩定的電極結構,並提升能量密度與製程效率,這次雙方合作成功建立具規模化潛力的製程,奠定台灣在乾式電極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與布局基礎。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表示,目前全球鋰電池電極大多採用濕式製程,需經過混漿、塗佈、乾燥與溶劑回收等步驟,工序繁瑣、能耗較高。

劉慧啓以鋰鐵電池為例,乾燥與溶劑回收程序可能占整體製程能耗 40% 至 50%,而乾式電極製程僅需將活性材料、黏結劑與導電劑等粉末均勻混合,再經由高壓壓延即可形成功能性薄膜,工序更為簡潔高效,對環境友善度更高。

劉慧啓說明,乾式電極技術可應用於鋰電池正負極材料製造,涵蓋電動車電池模組、儲能設備、攜帶式電子產品及電力機具等廣泛領域,提升製造效率、優化成本結構,更是實現低碳製程、邁向永續製造的關鍵。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