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英特爾的股價在經歷了過去幾個月的大幅反彈後,上週正式公布 2025 年第三季財報,瞬間成為華爾街高度關注的事件。該公司不僅達到營收成長的情況,且獲利也遠高於市場預期,為其正在進行中的轉型奠定了明確的進展信號。儘管轉型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市場人士表示,財報揭示了六大關鍵要點,讓投資者對其未來充滿希望。
一、營收與獲利表現亮眼,遠超分析師預期
英特爾第三季的營收達到137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3%。這一數字比分析師的平均預期高出5.6億美元。更為顯著的是,調整後的EPS為0.23美元,遠超分析師預期的0.01美元,並從2024年同期的每股虧損0.46美元中大幅轉虧為盈。然而,英特爾提醒,與美國政府的交易處理過程複雜,未來可能導致第三季的業績被修正。英特爾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合作以確保其會計處理的有效性,但此進程因美國政府關門而暫停。
二、資產負債表明顯改善,為晶圓代工投資提供支撐
英特爾財務長財務長 David Zinsner先前指出,增強資產負債表是英特爾2025年的首要任務之一。尤其,受惠於不久前的於多方投資,包括來自美國政府、軟銀(Softbank)和輝達(Nvidia),使得英特爾的財務狀況已得到加強。截至第三季末,英特爾持有的現金及短期投資已達到 309億美元,高於2024年底的221億美元。同時,公司的總債務減少了約34億美元,降至466億美元。此外,英特爾透過出售Altera多數股權,獲得了33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改善,為公司持續投入其晶圓代工業務提供了更大的緩衝空間。
三、PC市場重振旗鼓,資料中心獲利能力反彈
1. PC市場在疫情初期激增後經歷了一段低迷,但目前情況正在好轉。英特爾預計2025年的總體潛在市場將接近 2.9億台,高於Gartner預估的2024年的2.45億台。這將代表自2021年疫情繁榮期以來最強勁的成長。另外,第三季,英特爾的客戶端運算部門營收為 85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5%。業績強勁的原因包括微軟(Microsoft) 終止對Windows 10的支援所驅動的Windows 11更新換代潮,以及市場向 Lunar Lake 和 Arrow Lake 等新型產品的轉移。
2. 資料中心與AI業務部門第三季營收為41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1%。然而,其獲利能力顯著提升,部門營業利潤率達到 23.4%,遠高於2024年同期的9.2%。因此,英特爾對未來資料中心CPU的需求持樂觀態度,進一步推動TAM擴張的兩大主要驅動力,包括AI熱潮期間傳統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投資不足,以及對能處理 AI推理(AI inference) 工作負載的基礎設施需求飆升。執行長陳立武指出,公司最新的 Granite Rapids 晶片需求強勁。
四、Intel 18A製程為未來三代產品奠基,但良率仍需提升
Intel 18A系列製造製程對英特爾的代工業務和產品業務都至關重要。即將推出的筆記型電腦Panther Lake 處理器將採用Intel 18A製程,預計在年底前開始出貨。隨後將是桌上型電腦的 Nova Lake,以及伺服器CPU Clearwater Rapids 和 Diamond Rapids。根據陳立武的說法,Intel 18A及其變體將至少支援未來三代PC和伺服器產品。
然而,目前Intel 18A製程的良率是個問題。財務長 Zinsner 表示,良率足以應對供應,但距離達到推動適當利潤水準的要求還有差距。由於Intel 18A製程涉及新的電晶體設計和業界首次導入背面供電技術導致複雜性提高。良率正在改善,但盈利能力取決於將良率提升至行業標準水準。
五、 近期供應限制將影響PC業務
當前英特爾正面臨一個供需交錯的局面,市場對採用舊的 Intel 10 和 Intel 7 製程的晶片需求強勁,但產能不足。Zinsner 坦承,產能限制影響了公司在第三季全面滿足資料中心和客戶產品需求的能力。為應對此情況,英特爾計劃在第四季度優先考慮資料中心業務。公司將犧牲入門級PC晶片的產量,以增加利潤豐厚的伺服器CPU的產出。這將導致客戶端運算部門的銷售額略有下降,而資料中心部門將實現強勁的季度環比增長。隨著新製程的推進和舊零件需求的消退,這種情況最終將得到緩解。
六、長期位居美國本土製造商龍頭地位
英特爾仍處於轉型模式,其策略需要時間來顯現成果。隨著 Panther Lake 和 Nova Lake 在2026年推出,公司有望在PC業務中獲得市場占比。短期內優先發展伺服器CPU亦將有助於提振資料中心業務。然而,晶圓代工業務時間線較長。為了實現永續經營和獲利,Intel 18A 和下一代 Intel 14A 製程都需要贏得主要的客戶訂單。
(首圖來源:英特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