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場上喧騰的非沸揚揚的的前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可能回鍋英特爾,執掌技術部門一事,雖然英特爾方面已經表態,指出不評論市場傳聞。而且,市場人士也表示,甫退休的羅唯仁不太可能會在有競業條款的情況下前往英特爾任職。但是,有市場消息指出,這項人事案似乎有美國政府的介入。一旦確實,將使得該人事案最後的情況呈現不一樣的結果。
先前市場消息指出,羅唯仁被認為是推動台積電高階晶片技術突破的關鍵人物,他曾推動先進製程的量產,並成功引進關鍵的 EUV 微影曝光技術。他還進一步創立了 7×24 研發中心,加速技術導入量產。另外,「One-Team」協作模式也是他在任時所推動,其模式整合了研發與生產流程。此外,他在設備投資與技術決策方面也參與了重要規劃。因此,市場預期若招募成功,將對英特爾重振其晶圓代工有重大的助益。
即便目前市場人士大多認為,在有競業條款,加上先前 2 奈米洩密事件才爆發沒多久的情況下,身為台積電老臣的羅唯仁應該不會選擇在此時前往英特爾。更何況英特爾在先進製程的技術方面與台積電大不相同,羅唯仁很難把以前的模式直接應用。另外,如果只帶走羅唯仁一個人,不像當年梁孟松投靠三星時還帶了上百人帶槍投靠情況下,以晶圓代工諸多複雜製程技術細節的情況,最後不但可能無法指揮原本英特爾團隊,也將無法進一步帶動整體技術的進步。
不過,有另一派市場人士則是表示,英特爾正積極招攬關鍵人才以協助實現公司的晶片製造雄心。因此,對英特爾對前台積電高層的追逐,清楚地展示了該公司對於在晶片產業中實現「東山再起」的「渴望」。而事實上,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曾公開表示,美國政府持股是推動英特爾回歸的「刻意之舉」,並將此與台灣支持台積電的方式相提並論,突顯出英特爾在國家層面的戰略重要性,也代表該人事案有美國政府介入的可能性。
其次,羅唯仁在台積電任職期間曾經負責多項重要的里程碑,使他成為英特爾眼中的巨大資產。其中包括導入EUV設備、推動2奈米致常計畫,還有在推動這家台灣晶圓代工巨頭的晶片技術方面,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羅唯仁在加入台積電之前,曾在英特爾工作一段時間,因此他具備重新加入英特爾的背景和可能性。
然而,這項人才事實上面臨著顯著數層的障礙。首先是競業禁止條款,羅唯仁已於2025年7月字台積電退休。根據規定,他受到一項兩年時間竟要條款的限制,這項條款禁止他在退休後的兩年內,為英特爾等競爭對手工作。其次是台積電的阻力,由於羅唯仁在任職期間身居關鍵要職,台積電對於他的揮鍋勢必會做出不願意的表態,這可能阻礙羅唯仁轉投英特爾。還有,最後名譽影響。因為考量到所涉及的複雜性,若羅唯仁轉職,可能會損害他在台灣的個人聲譽。
不過,有市場人士指出,如果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對於招募羅唯仁是認真嚴肅的,美國政府也可能會介入此事。而由於政府的潛在介入,顯示了此項人才招募行動背後所蘊含的國家戰略意義和競爭激烈程度。不過,截至目前,這項人士案仍處於傳聞階段。台積電和英特爾均尚未發布任何公告來證實羅唯仁的加入。儘管如此,這項傳聞反映出英特爾正採取一種新的、更具侵略性的方式來發展其晶圓代工部門,即著重於招募關鍵人才以實現其產業復興的目標。
(首圖來源:台積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