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遭美暫扣觸發連鎖效應,台灣移工剝削「魷魚遊戲」曝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0 日 7:40 | 分類 人力資源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巨大遭美暫扣觸發連鎖效應,台灣移工剝削「魷魚遊戲」曝光

美東時間 9 月 24 日,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無預警一紙公告,暫時扣押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機械」生產的輸美貨物。消息一出,使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各大供應鏈企業同感震撼。

CBP指出,巨大公司聘用移工,涉違反「國際勞工組織」界定的五項「強迫勞動」指標,「暫扣令」最糟可能衝擊企業5%年營收,營收恐蒸發30億元。且按往例,暫扣令交涉曠日費時。

「強迫勞動」這枚震撼彈不只炸向巨大。丹麥調查記者班岑(Peter Bengtsen)2025年3月調查報告,除了巨大,還有16家企業也被點名。

如果美國繼續查下去,台灣是否有更多企業可能收到同樣的扣押令?去年,台灣電子相關產品對美出口額達880億美元,汽車零組件出口美國達31億美元,換算新台幣約2.7兆元,拉響出口危機的警報。

班岑報告點出台灣企業最核心且普遍的人權問題:移工無一倖免被「高額債務」束縛。早在2019年,勞動部《移工在臺借貸需求調查報告》,發現移工來台工作在母國借錢支付仲介費的比率,高達66.7%。若現在比率一致,台灣近85萬9千名移工,至少57萬名移工肩負重利貸款。

巨大遭當頭棒喝後,迅速補破網,宣布擴大「零招聘費政策」適用範圍至所有現職移工,更將補償過去移工支付的招聘費。

但回到問題根源,為什麼移工會負債累累?《今周刊》深入病灶結構,目睹台灣玩家剝削移工的「魷魚遊戲」。

《今周刊》以「化身採訪」得知箇中來龍去脈。

曾參與剝削遊戲的前合夥人,展示其一「遊戲設計者」林進立當年親手畫在兩張A4紙上的「越南獲利模式」流程圖。林進立設計的獲利模式,以越南為例,台灣仲介會向越南Interserco co.仲介公司「借牌」,移工為了繳納台灣仲介3千美元仲介費,必須向Interserco co.指定的當地財務公司借款。

移工來台後,須按月向飛盟利繳交8,998元,通常共15期,總額13萬4,970元。移工借款時簽訂的「本票」,成為飛盟利追債的利器。法院「本票裁定」後,飛盟利能利用「法院公權力」強制扣薪。

這套「越南模式」讓台灣仲介公司收取高額仲介費3千美元,林進立在台灣連本帶利收13萬4,970元。

台人成立的菲律賓財務公司X-cash(化名)國外大掌櫃陳尼克(化名)分享,一個月約有300~400來台灣的移工會向X-cash借貸,移工借一筆10萬披索,X-cash會先賺到一筆10%手續費,移工將剩下的錢繳給仲介公司,移工來台工作,按月還款。

「最好賺的是匯率」,陳尼克說。移工借10萬披索,約新台幣5萬2千元。但貸款契約,X-cash直接將10萬披索換算成新台幣10萬元,加上年息,移工借5萬至7萬元,最終實際須償還金額達11萬至12萬元,年利率約60%~100%。X-cash若平均每月放貸400人,每年利潤恐能衝破2億元。

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移工庇護中心負責人汪英達批評,移工管理和市場「就是層層剝削的黑箱」,政府不是不知道,而是問題太盤根錯節。

「台灣企業缺工,高齡化也需要家護移工,要動他們(仲介、中間人),可能動搖國本。」他說:「但產業結構有這麼多污垢,正好應該趁現在弄掉。」

「巨大震撼」之後,部分企業終於開始積極面對。除了巨大,美利達湧德電子等八家遭點名企業也決心退費,實踐「零招聘費政策」。

但面對供應鏈風險,政府不能漠視。勞動部承認台灣人力仲介「素質差異很大」,並承諾將與經濟部合作輔導機制,檢討現行制度,強化海外直聘,希望給雇主和移工有別的選擇。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