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首席科學家楊立昆計劃離職,傳另組新創開發「世界模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2 日 10:2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Meta , 人力資源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Meta 首席科學家楊立昆計劃離職,傳另組新創開發「世界模型」

圖靈獎得主、過去主導 Meta AI 研究的首席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傳出計劃離開 Meta、創立自己的新創公司。與此同時,Meta 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試圖徹底重組公司的 AI 事業。

《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楊立昆告訴友人,他將在未來數個月內離開 Meta。這位擁有法國、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與投資人商討募資事宜,以啟動新事業。對此,楊立昆與 Meta 拒絕發表任何評論。

楊立昆即將離職之際,祖克柏大幅調整 Meta 的 AI 策略,期望在全球 AI 競賽中挑戰 OpenAI、Google 等競爭對手。

祖克柏先將 2013 年以來由楊立昆領導、專注長期研究的 Meta FAIR(Fundamental AI Research)轉變策略,改為聚焦更快推出模型以及 AI 產品。

祖克柏今年斥資 143 億美元,延攬新創公司 Scale AI 創辦人暨執行長汪滔(Alexandr Wang),領導 Meta 新成立的超級智慧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並收購 Scale AI 49% 股權。因此,原本向 Meta 產品長考克斯(Chris Cox)匯報業務的楊立昆,現在改向汪滔匯報。

接下來,祖克柏親自挑選一支名為 TBD Lab 的精英小組,推動開發下一代大型語言模型,並以高薪從 OpenAI、Google 等公司挖角人才。

整體策略轉變與 Meta 最新版本 Llama 4 模型推出失利有關,表現不及 Google、OpenAI 及 Anthropic 等先進模型,同時聊天機器人 Meta AI 也未能吸引用戶使用。

祖克柏背負的壓力與日俱增,必須向市場與投資人證明,斥資數十億美元建設 AI 基礎設施、挖角人才等投資,能為公司帶來回報並提升營收。

楊立昆主張,祖克柏目前視為發展重心的大型語言模型雖然有用,但永遠無法像人類般推理與規劃。而在 FAIR 內部,楊立昆專注開發新一代 AI 系統,即「世界模型」(World Model),透過學習影片與空間資料來理解物理世界,而不僅僅用語言,他估計完整架構可能需要 10 年才能建立。

知情人士則透露,楊立昆下一步將致力深化世界模型的研究,可能以此作為新創公司核心。

Meta 這家市值 1.6 兆美元公司經歷動盪的一年,楊立昆將成為高層離任與公司重組的最新例子。

今年 5 月,AI 研究副總裁皮諾(Joelle Pineau)離職,近期加入加拿大 AI 新創 Cohere。上個月,為了削減營運成本並加速產品推出,Meta 裁撤 AI 研究部門約 600 名員工。今年 7 月,OpenAI 前研究人員趙晟佳(Shengjia Zhao)被聘為 MSL 首席科學家,祖克柏以上億美元高薪延攬 AI 人才,也引發內部人士不滿

(首圖來源:Flickr/Ecole polytechnique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