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電商平台蝦皮購物的新加坡商冬海集團(Sea Limited)公布新一季財報,單季 GMV、訂單量及營收均創新高。
冬海集團公布的 2025 年第三季財報顯示,合併營收 59.86 億美元、年增 38.3% 優於市場預期,毛利 25.99 億元、年增 39.7%,淨利 3.75 億美元、年增 144.6%,每股盈餘 0.63 美元高於去年同期 0.26 美元。
進一步來看,蝦皮為主的電商業務創造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總額)322 億美元、年增 28.4%,營收 43 億美元、年增 34.9%。至於 Monee 為主的的數位金融業務為 9.9 億美元、年增 60.8%,Garena 帶來的數位娛樂業務為 6.53 億美元、年增 31.2%。
「蝦皮再度刷新紀錄,單季 GMV、訂單量及營收均創新高,同時在亞洲和巴西的獲利能力也達成年對年提升。」冬海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李小冬表示,「憑藉良好的變現能力、強勁的成長動能及穩健的資產負債表,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把握更多成長機會。有鑑於今年以來的強勁表現,我們預估蝦皮 2025 年全年 GMV 成長率將會超過 25%。」

▲ 冬海集團公布 2025 年第三季財報。(Source:Sea Limited)
李小冬在財報電話會議提及台灣市場獨有的蝦皮店到店服務,「許多買家偏好自取服務,因此我們在不到 3 年的時間內,將自動櫃取貨據點擴增至超過 2,500 個,成為台灣唯一擁有如此規模自動櫃取貨網路的電商業者。如今這已成為我們重要的物流管道,占我們在台灣所有配送量的 70% 以上。」他進一步表示,「這項策略帶來多重效益:與傳統取貨點相比,自動櫃取貨的單筆訂單成本降低 30% 以上。此外,自動櫃取貨還能兼做最後一哩路的配送中心,其成本也低於傳統的末端配送模式。換句話說,我們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升買家的滿意度。」
「我們第三季 GMV 達成雙位數年成長,我們仍然看到在這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中進一步拓展業務的巨大成長空間」,李小冬說。
在東南亞市場,蝦皮面對來自字節跳動旗下 TikTok Shop、阿里巴巴集團旗下 Lazada 等競爭。儘管東南亞線上零售正以驚人速度成長,但各家業者競相透過促銷和服務改進來吸引顧客,利潤空間依然微薄。
(首圖來源:蝦皮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