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 報告引國際油價重挫,學者:不至於跌破 50 美元水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4 日 8:20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OPEC 報告引國際油價重挫,學者:不至於跌破 50 美元水位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最新評估認為全球石油市場供過於求,使得國際油價應聲重挫,跌至每桶 50 多美元水位。不過,學者 13 日指出,油價雖短線承壓,但已低於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這可能抑制美方產能;加上 OPEC 調控、明年關稅影響淡化、美國聯準會可望降息,都有助於支撐油價,因此,現在 5 字頭水位應是谷底。

OPEC最新月報指出,美國原油產能第三季增加,使得第三季全球石油供應量每日超過50萬桶,從10月估算「供不應求」反轉陷入「供過於求」。月報出來後,國際油價12日收盤時創近半年最大跌幅,西德州中級原油12月結算價下跌4.2%,收在每桶58.49美元;布蘭特原油明年1月交割價下跌3.8%,收在每桶62.71美元。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啓源13日指出,美國是油市最大變數,雖然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鼓勵化石能源增產,但現在美國原油產量增加,主因是既有的油井開採效率提升,新增油井不但沒有變多,反而還有一些效率較低的油井考量油價已低於生產成本而選擇關閉,若此趨勢持續,將成影響油價的大變數。「我認為趨勢估油價下跌可能性還不確定,甚至反轉。如果美國產量真的因油井減少數目大於產油效率,那美國石油產量可能不會增加,是持平甚至減少,如果油價繼續跌。」

梁啓源表示,OPEC能調節產量,若油價持續走低,產油國可減產支撐市價;另一方面,明年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可望趨緩,加上美國聯準會有望降息,也有助刺激全球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

至於油價是否已到谷底,梁啓源認為,現在價位逼近生產成本下緣,短期雖可能略有震盪,但中長期跌破每桶50美元的機率不高,尤其OPEC仍具靈活調控空間,油價不至於長期重挫。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