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超級週期(Memory Supercycle)對全球硬體製造商(OEM/ODM)的毛利率和獲利能力造成顯著的負面衝擊,特別是在市場對於硬體需求疲軟的背景下,製造商背負更大的利潤壓力。
記憶體(NAND 和 DRAM)是伺服器、儲存陣列、PC、智慧手機等設備的關鍵組成,由於超大規模資料中心需求加速成長、向高頻寬記憶體(HBM)產品組合的轉變,以及近期對 NAND 投資不足,導致記憶體處在價格「超級週期」之中。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以「記憶體侵蝕硬體利潤」為題發布報告提出警告,記憶體成本上漲導致毛利率下降,進而對硬體製造商的盈利能力(EPS)構成重大風險。
大摩指出,過去 6 個月內,NAND 現貨價格上漲 50%,而 DRAM 現貨價格更上漲 300%。而在上一個長期的記憶體週期(2016 年至 2018 年間),DRAM 現貨價格在 12 個月內上漲 80%-90%,相較之下,這一輪記憶體週期的發生速度和嚴重程度更甚以往。
這次記憶體超級週期與 2016 年至 2018 年間的超級週期有 2 大差異。首先,記憶體價格上漲速度更快,並且可能在週期性上漲中持續更長的時間。事實上,DRAM 現貨價格在短短 2 個月內上漲超過 260%,而 2016 年至 2018 年間的漲幅僅 90%。
大摩調降包括戴爾、惠普、聯想等評等與目標價,台灣的華碩、技嘉、和碩 3 家同樣被調降評等與目標價,宏碁、仁寶則調降目標價,硬體製造商僅緯創與 Pure Storage 的目標價逆勢上修。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