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閒置」青年愈來愈多,經濟學家憂拖垮國家未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9 日 11:28 |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韓國「閒置」青年愈來愈多,經濟學家憂拖垮國家未來

越來越多的韓國二、三十歲年輕人放棄尋找長期工作,韓國政府數據顯示,今年 10 月,20 多歲和 30 多歲的人群中,有超過 70 萬人沒有找工作,創下自統計開始以來 10 月份的最高紀錄,這些韓國人被歸類為「閒置」人群,經濟學家警告,帶來的經濟損失日益加劇。

韓國 10 月失業率為 2.2%,較上年同期下降 0.1%,但這項數據愈來愈無法反映就業市場全貌。青年失業率為 5.3%,雖然統計數字看來並不高,但隱藏看不見的深層問題。20 歲與 30 歲世代的長期失業人數,即未就業但已積極尋找工作超過六個月的大學學歷者達到 3.5 萬人,是自 2024 9 月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少子化下,韓國青年人口每年減少 20 萬人,但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卻未能進入就業市場。分析指出,韓國青年就業低迷的現況與其他亞洲地區類似,畢業生在完成艱苦而昂貴的學業後,卻面臨就業機會匱乏的困境,求職者的期望與他們實際可獲得的機會之間,也存在明顯差距。

勞動就業部指出,日益嚴重的「就業錯配」是長期失業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並指出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的年輕人難以找到合適的職位,而大公司卻在削減招聘。即使有職缺也找不到人,缺乏合適的、有經驗的申請人,佔招聘失敗原因的 25.6%,以及工作條件和薪資水平低於求職者的預期,佔 20.6%

年輕人放棄找工作

愈來愈多人因為缺乏理想的工作機會,乾脆不再找工作了,許多有能力的求職者選擇「暫時休息」,不再從事任何工作,處於經濟不活躍狀態。 這些人被稱為「閒置」人群,與願意工作但沒有工作的失業人員不一樣,後者仍被視為「經濟活躍人口」。閒置人群也與那些因求學、照顧子女,或其他家務而暫停職業生涯,或因病無法工作的人有所區別。

且這些閒置人口沒有被計算在失業者當中,他們被歸類為「非經濟活動人口」,這造成一種統計假象,使失業率看起來有所下降。根據韓國統計廳的數據,10 月韓國 20~30 歲年齡層的閒置人口,數量達到創紀錄的 73.6 萬人。其中,20 多歲的人口為 40.2 萬人,30 多歲的人口為 33.4萬人。

韓國工業聯合會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2019~2023 年間,年輕人閒置給韓國經濟造成 44.5 兆韓寰,約 948 億台幣的損失。這個數字指的是,假設這些年輕人每月能獲得相當於同齡就業者 80% 的工資,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這一數字已從 2019 年的 155 萬韓寰,增加到 2023 年的 179 萬韓寰。

當地媒體採訪一位母親,表示看到自己年近四十、擁有碩士學位的兒子因為工作不合適、薪水低以及其他原因辭掉幾份工作後放棄找工作,她心如刀絞,有些同學也放棄找工作,更加堅定他繼續待在家裡的決心。

青年就業不穩成國家隱憂

經濟學家警告,如果進入社會的年輕人找不到第一份工作,長期處於「失業」狀態,那麼他們終生無法獲得體面工作的風險就會增加,且本應是國民經濟成長引擎的青年,如今卻成社會福利支出的受益者。

現在十個接近 30 歲的年輕人中,有四個是臨時工、失業者或處於「閒置」狀態。專家直言,一個青年「無所事事」的社會,又怎能擁有未來?諸如臨時工作或現金補貼之類的短期措施並非解決之道,必須摒棄阻礙新產業投資的陳舊制度,並增強勞動市場的彈性,為企業招募應屆畢業生創造空間。

(首圖來源:Flickr/Jirka Matousek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