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物價年年上漲,尤其是食物成本,每個家庭都感受到生活成本危機的壓力,即使是高薪上班族,過去安穩的生活都被迫重新向錢看齊,重新安排。在美國科技重鎮西雅圖,也因為物價高漲,許多上班族不得不在正職之外從事其他工作來增加收入。
兼職已不再是低收入者的生活模式,如今,物價高漲的當下,一份工作已經不夠了,各個收入階層的人都在同時兼顧多份工作,有些人則是被兼職的彈性所吸引,擺脫僵化的工作方式,根據自己的主要工作、育兒、學習和其他責任來安排工作時間,奪回一點自主性與控制權。專家表示當下的多重工作背後動機,兩種因素都有。
組合型職業興起
人力資源專家表示,現在一些勞動者正在建立「組合型職業」,與其擁有一份可以做很多年的工作,並將職業發展視為一條線性道路,有些人正在根據自己的技能和興趣開展多項副業,並透過多種收入來源來賺錢。即使沒有特殊興趣,比較簡單的入門兼職機會就是加入司機與送餐等平台,快速賺取額外收入。
過去十年,經濟學家注意到,申報自僱收入的納稅人數量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來自零工收入。銀行業研究人員也報告稱,從零工平台獲得收入的帳戶數量有所上升。美國國稅局數據也顯示,如果將額外收入計算在內,目前有高達 39% 的美國人從事多重工作,反映數十年來這一比例的增長。今年 6 月,美國人力資源協會和哈里斯民調公司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4% 的成年就業者,可能在未來一年內從事第二份工作或副業。
高薪工作也被房貸壓垮
但無論是不是出於興趣身兼數職,工作時數無疑都比以前更長。一名住在西雅圖的三十多歲受訪者表示,她幾乎整個成年時期都在從事多份工作,目前白天有一個全職工作,晚上到在當地一所大學教授兩門課程。加上其他工作,她每週要花 70 個小時在工作或通勤上。她每天早上 5 點 45 分起床,晚上 10 點 15 分才下班,一天下來就像個行屍走肉。
她和先生的家庭年收入高達 22.5 萬美元,仍然覺得不夠,原因是兩年前他們買了房子,但房貸太高了,每月要償還 4,300 美元,他們還有 5.1 萬美元的學貸與其他貸款要還。即使家庭年收入讓人欽羨,但她坦言,她很希望有一天擺脫這些債務,能夠隨心所欲的點外賣咖啡、去超市購物,甚至開始懷疑買房子是不是錯誤的決策。
專家分析,隨著物價漲上去,而且漲勢未止,加上就業不穩定,對 AI 的恐懼,與經濟不確定性,可能促使更多人從事多重工作,在正常工作時間外為不同雇主服務,或是實際上,可能根本沒有主要工作,在多種工作之間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 More Americans ‘polyworking’ to offset inflation, stagnant wages
- In Seattle, juggling two or more jobs isn’t just for low-wage workers
(首圖來源:Flickr/Daniele Sempion CC BY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