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未完成的高鐵,看見香港的矛盾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8 月 06 日 0: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一條未完成的高鐵,看見香港的矛盾


香港的財富建立在服務中國上,然而,在中國經濟遲緩影響到香港的繁榮之際,中、港之間的政治關係緊張,更使兩者的關係更加愛恨交雜。

香港維多利亞港邊,大批工人正在興建高鐵西九龍總站。這條造價高達 110 億美元的高鐵,將成為銜接香港與中國的臍帶,也被做為展示這個半自治區與祖國整合的象徵。

然而,這項預算不斷超支、工程持續推延的建設,現在卻成了北京與香港之間政經關係惡化的角力場,也可能是香港前途多艱的先兆。這條全長 26 公里長的廣深港高鐵,原本預訂 2015 年啟用,但是如今看來 2018 年底之前都難以通車。

為讓跨境列車安全運行,就像法國警察會被派駐在倫敦車站,對搭乘「歐洲之星」離境的乘客進行檢查一樣,香港政府也打算讓中國邊防警察進駐九龍車站。

對乘客而言,這也許是方便之議,但是香港人卻大感不安。這項提議曝光前,2015 年發生了 5 名香港書商被中國警察綁架的事;香港 1997 年回歸中國時,曾獲保證享有合法自治、公民自由 50 年,這項綁架事件動搖了香港 700 萬居民和國際投資人的信心。

 

中國公安要來了!
進駐高鐵車站讓港人不安

書商被綁架事件,將港人不滿北京干預的情緒推升到頂點。香港反對黨議員已經誓言杯葛高鐵計畫,絕不讓中國警察在香港的心臟執勤。立法會議員梁繼昌說:「對我而言,這是無法接受的事,令香港人擔憂。我們不要跟中國統合,因為我們的做法和思考方式是無法統合的。」

不幸的是,對香港來說,這場未來之戰來得並不是時候。根據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說法,處處依賴中國的香港經濟,「正處在 20 年來最糟糕的時候」。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盧明俐說:「香港完全依靠中國和對外貿易,中國經濟遲緩下來,是結構性的放慢,沒有特效藥可以藥到病除,因此我們不認為很快就會出現 V 型復甦。」

高鐵和其他大型基本設施計畫,原本是要穩固香港在日漸昌盛富裕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樞紐地位,而 30 公里長的港珠澳跨海大橋與隧道工程也屢次預算超支和工程延宕。北京與香港之間與港島內部高升的緊張態勢,使這些計畫更加複雜,香港的經濟前景也因而蒙上一層陰霾。

觀光、零售、金融服務和房地產開發,一向是香港財富的支柱。對中國的貿易佔了香港貿易的 40%,因為依賴中國,中國經濟循環和結構性出現下滑,這四大支柱全受到打擊。

過去 10 年,中國進一步開放經濟,香港做為對中國貿易門戶的重要性漸失。2000 年代,香港原是全球最忙碌的貨櫃港,如今卻落到第 5 名,被上海、深圳和寧波超越。香港土地稀少、費用高,又有靠中國政府撐腰的對手競爭,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競爭壓力。

 

經濟四支柱動搖了!
陸客買氣大減拖累景氣

香港先前從中國快速成長和美國的低利率蒙受許多利益。港元釘住美元,即使今年內聯準會不升息,升息趨勢亦在所難免,加上中國陷入重整和成長遲緩期,好時光也扭轉了。今年中國的 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預估為 6%,香港政府則預測自己的 GDP 成長若能到 1 至 2% 之間就算幸運。香港大企業家李嘉誠警告說,香港的經濟前景比 2003 年面對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時還險惡。最近一波的經濟不景氣,香港零售業受到的打擊最大。

過去闊綽的陸客湧入香港購買奢侈品和化妝品創下銷售佳績,但是今年 1 至 5 月銷售量下滑了 11%;來港觀光的陸客人數也比 2015 年同期跌落 12%,萎縮到 1,700 萬人。全球市值最高的珠寶商周大福,被視為是香港奢侈品需求的測溫計,到今年 6 月底為止,它在港澳兩地的銷售量下降了 22%。此外,許多視香港為重要市場的商家,如精品包包 Coach 和錶商積家(Jaeger-LeCoultre)很多店面都已歇業。即使是為普羅大眾服務的茶餐廳、麵條與奶茶的銷售也都下滑。翠華餐廳集團的年度獲利少了一半,只有 7,200 萬港元。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創始人雷小山(Shaun Rein)警告,零售不振不僅是中國經濟遲緩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反腐肅貪的結果,它也是「香港對中國人根深柢固的敵意使然。有那麼多地方可去,陸客為什麼要到一個自己不受歡迎的地方?」

香港的零售、觀光與諸如交通等相關產業佔香港 GDP 的 35%,有逾 130 萬人就業人口。經濟其他重要領域如金融、房地產和貿易服務業現今也很慘澹。雖然依所得均值看,香港的房市仍是全球最貴,但來自中國的買氣縮手也已造成香港房價下跌。

香港世邦估值和諮詢服務執行董事餘錦雄預測,明年香港房價還會跌 10%,而現在的價格已比 18 個月尖峰時期價格少掉 10 至 15%。為完成銷售,部分開發商採取少賺即贏的措施,提供買家優渥的付款和融資條件。香港仲量聯行研究部主管馬安平表示:「我們認為這是情急的徵兆,也是市場的負面反應。」他認為,由於在市場飽和之下新的供應還源源不斷,整個市場狀況在變好之前會變得更壞。

在北京允許若干國營事業與私人企業一樣可以違約倒債後,對中國做放款生意的港銀開始感受到衝擊。東亞銀行是對中國曝險最多的香港銀行之一,因為中國企業的違約,它的壞帳 2015 年倍增,升至 20 億港元,最近也裁員 180 人。

盧明俐說,目前香港的失業率是 3.4%,明年可能升高,造成房地產、零售和金融業務進一步不振,屆時港人的怨氣可能火上加油。穆迪評等公司說,由於高房價、銀行與中國的關係千絲萬縷,香港銀行當頭的逆風,「將使金融體系的資產品質和獲利進一步蒙受壓力」。

(全文未完,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