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 Uber 業務:汽車金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9 月 17 日 0:00 | 分類 app , 網路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你所不知道的 Uber 業務:汽車金融


提到 Uber 大家所想到的都是計程車等一般載客服務,但你知道嗎?Uber 也對金融領域虎視眈眈。

6 月,在一場記者會上 Uber 台灣總經理顧立楷說:「正在和一些金融業者接觸,並且評估為 Uber 司機提供汽車貸款……但業者很在乎法規問題。」

Uber

創辦時間:2009 年

創辦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

主要業務:網路交通運輸平台

估值:約 625 億美元

雖然 Uber 目前還不合法,不過台灣科技新創圈有股強勁力量,支持修法或設立新法規,並且實施計程車彈性費率與多元計程車方案,讓 Uber 業者可以合法經營。原則上,只要 Uber 繳納實質車資總額稅捐,並且考量台灣乘客權益,提供國際險之外的在地保險,在台合法的可能性非常高。而當 Uber 排除法規問題後,和金融業者的合作就會順利很多。

 

終極目標:綁定更多 Uber 駕駛

除了台灣,Uber 早就以「網路+汽車+金融」的概念在美國、越南與肯亞等地,針對想買車又想當 Uber 駕駛的族群,推出分期貸款等汽車金融服務(Auto Finance),一方面啃食傳統車貸業者與車行的大餅,一方面招攬更多駕駛為 Uber 效力。

Uber 要靠賣車或租車賺錢嗎?似乎不是。由於「Uber 掌握了駕駛的資訊流與金流,可以精確掌握駕駛每個月花多長時間開車、載了多少客人、賺了多少錢等數據。」中租控股金融科技發展組協理吳建頤分析,「網路+汽車+金融這個模式對 Uber 相當有利。」因為這些數據是金融業者或汽車製造商判斷貸款者能否還款的重要依據。對 Uber 而言,則可藉此吸引更多駕駛加入,進而達到規模化。目前 Uber 駕駛多為兼職,而有貸款在身的駕駛則多為全職,是另一種駕駛來源。

 

Uber 之外,台灣大車隊也考慮跟進

Uber 台灣目前是透過租賃業者賣車給駕駛。譬如與普捷公司合作,提供駕駛 3 年 36 期的分期付款服務,然後駕駛承接 Uber 的派遣訂單來賺錢還款。不過,並非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普捷購車,貸款資格頗為嚴格。普捷要求購車者必須通過聯合徵信、有職業駕駛執照,車子也要登記為營業用。無職業駕駛執照不符合資格,此外和普捷購車也沒有比較便宜(普捷分期付款利率比銀行高 4%,最後付款總額和一般銀行差不多)。

雖然 Uber 台灣不願針對汽車貸款策略多做說明,但在其他國家的做法或許可以按圖索驥。其中美國的做法是,Uber 繞過租賃業,自己成立租賃公司,和 TOYOTA 等車商合作,提供 3 年 36 期汽車貸款服務;在越南的做法則是,直接和銀行合作貸款給駕駛購車。不過,這兩種做法都和台灣既有服務不同。

而 Uber 在台灣的布局,讓競爭對手台灣大車隊也隨之注重數位化發展。今年,台灣大車隊導入各類電子支付工具,掌握駕駛營運數據等金流資訊。除了悠遊卡與中信金等信用卡,又在 7 月串接橘子支等行動支付,讓民眾有多元工具可選擇,提高電子支付意願。

shutterstock

▲ Uber 在美國、越南等地,推出汽車金融服務。(Source:shutterstock)

不過,「駕駛對新型態電子支付的接受程度還是有些問題。」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坦言。對於這個阻礙,林村田強調「我們『沒有能力』幫駕駛吸收手續費,但會為駕駛創造更多收入,幫駕駛賺回來。」比如,讓駕駛換取點數累積卡,加油享有優惠,或是和金融業者合作,駕駛購車時享有優惠貸款利率,這些都是可能的發展方向。

 

讓金融落後國家的民眾也能買車

在汽車貸款盛行的台灣,很難想像在開發中國家,很多人被銀行排拒在外無法借款,在肯亞就是如此,由於當地金融體系發展落後,缺乏徵信數據,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和銀行借錢買車,但 Uber 的出現帶來了改變。

Uber 與肯亞的銀行合作,讓當地銀行透過 Uber 肯亞駕駛的數據放貸。「我們拋棄傳統金融業的貸款徵信方式,轉而依賴 Uber 產生的數據。」Sidian Bank 執行長卡倫加(Titus Karanja)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肯亞民眾的徵信體系不普及,全國 4,500 萬人中,僅有 4.4% 民眾有徵信數據,徵信數據的缺乏,讓這些人無法和銀行界借款,但 Uber 的汽車金融模式讓縮小了肯亞的徵信體系空白。」

而在東南亞的計程車駕駛,車子大多是租來的或是原本是以摩托車代步,Uber 透過汽車金融,讓這些人擁有一台車。今年年初,Uber 與越南資本銀行(Viet Capital Bank)合作,推出低利車貸服務。Uber 駕駛可用低利率貸款買車(越南車貸平均利率為 10%,Uber 方案提供 8% 的利率),刺激以摩托車代步的越南民眾購車,變身為 Uber 駕駛。

 

美國爭議:次貸風暴 2.0 版?

由於在美國,Uber 的汽車貸款方案,能把汽車賣給「沒有」信用紀錄或信用紀錄「較差」的人,讓美國媒體質疑,若放款給這些人,他們有能力還款嗎?駕駛是否成為奴工,就像台灣雙卡風暴中的「卡奴」一樣?《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就認為 Uber 車貸的模式接近於次級車貸(SubPrime Car Loans:提供給信用較差者的汽車貸款,一般來說利息較高),加上美國次級車貸違約率正超過金融海嘯的高峰,點出盛行可能造成次貸風暴的疑慮。

關於這些疑慮,台灣的業者又怎麼看待呢?「Uber 若和汽車製造商或金融業者合作,(放貸)風險就轉嫁給別人。」瑞保網科執行長楊瑞芬評析。她認為,這些合作對象自己要有能力判別,這些信用較差的司機最後能否還款,會不會造成次貸風暴的責任不在 Uber 而在合作對象身上。

個人分期付款平台 Installments 創辦人暨執行長陳仁彬則認為,「這種模式既是壓榨,但也提供這群人一種謀生方式。如果沒有 Uber 的服務,這群人可能連汽車都買不了。況且資本主義本質中壓榨成分本就很高。」

Uber 如同農業時代的大地主,這些 Uber 司機有如佃農,幫地主打工,但到底 Uber 是拯救了沒土地快餓死的農人還是壓榨,端看從哪一個角度看了。

 

Uber 在全球汽車貸款服務

美國:與 TOYOTA 合作,讓「沒有」信用紀錄或信用記錄差的民眾,也有辦法租/購車。

越南:與越南 Viet Capital Bank 合作,Uber 駕駛可用低利率貸款買車。

肯亞:肯亞 4,500 萬人中僅 4.4% 有徵信數據,Sidian Bank 利用 Uber 數據放貸。

中國:和永達汽車與吉利汽車合作,提供 Uber 駕駛購車、售後服務、融資貸款等方面服務。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