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會與高通和解,誰是真正贏家?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9 月 01 日 0:00 | 分類 手機 , 晶片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公平會與高通和解,誰是真正贏家?


8 月 10 日,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宣布和美國高通公司達成和解,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因為,去年公平會才因為高通公司阻礙其他業者參與競爭,對高通處以台幣 234 億元的高額罰鍰。當時高通向智慧財產法院提出行政訴訟,經濟部也一度槓上公平會。

今年 8 月委員會議時,討論和高通的和解案,內容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高通必須改正部分不公平競爭的行為;第二,雙方同意由高通提出一份產業方案,高通承諾投資台灣 7 億美元;第三,在行為改正和加大投資的基礎下,協議將裁罰金額由 234 億改為 27.3 億元。

234 億罰鍰降為 27 億

8 月 8 日公平會召開委員會議,原本主張開罰的委員張宏浩、顏廷棟已請辭回校任職,7 名委員中只剩 5 位委員,主委沒有投票的情況下,經表決獲得多數通過。

外界關注的焦點是,公平會最後卻繞了一個髮夾彎,十分罕見。聯發科發布重大訊息,對公平會沒有爭取到高通改變權利金和授權模式,表示不滿。但也有科技廠認為,公平會向高通要到了更優惠的條件,高通和台灣廠商談判的態度因此放軟,肯定公平會的做法。

高通目前在全世界,從歐盟、南韓到美國,都在打反托拉斯的訴訟,爭議重點是,高通過去累積了大量專利,這家公司不只靠賣晶片賺錢,也靠授權賺錢,高通雖然只提供晶片,對手機廠收取的費用卻是以整支手機的售價為基礎,抽取一定比率的費用,業界俗稱「高通稅」。因此,外界希望高通能把專利授權給其他晶片公司,只賺賣晶片的錢,高通卻認為自己的技術涉及手機各個部分,堅持抽成賺授權費,一旦違反,甚至就以停止晶片供應「處分」手機供應商,因此引發這一波全球訴訟,高通還因此把蘋果和鴻海、和碩等公司告上美國法院。

8 月 16 日,《財訊》專訪公平會高通案召集人洪財隆委員(見首圖),剖析公平會處理高通案的取捨和考慮。洪財隆表示,去年做出裁罰的決定時,公平會 7 位委員中,是在 4 票贊成、3 票反對的狀況下通過,在高通向法院提告之後,公平會馬上面臨了 3 個難題。

「這次裁罰,公平會內部有 3 份不同意見書,這是前所未見的。」洪財隆說,如果公平會內部都有很大的歧見,「到法院去打官司,你說會不會贏?」過去公平會相關訴訟,最長曾打了 16 年。

第 2 個難題是,高通目前在全世界都在打類似的官司,從高通最大客戶蘋果,到歐盟、南韓,都在跟高通打官司,前幾年,中國發改委與高通和解,也無法要求高通改變授權規則,「他們會因為台灣公平會改變嗎?這是全球性的問題,要蘋果和高通談判才會解決。」洪財隆說。

第 3 個難題是,像南韓要求高通改變授權方式,高通不斷上訴。洪財隆說,按照公平會原有的裁決,如果高通堅持不改變,依法,公平會勢必要一直處罰高通,「罰到這家公司離開台灣為止,」這對和高通做生意的台灣手機、通訊產業,甚至台積電都會有影響。

最惠國待遇  有利台廠發展

因此今年 1 月,高通向台灣智財法院表示有意和解時,在法院同意後,公平會內部就重新擬定了策略。「我們和高通的代表總共談了 5 次」,洪財隆說,第一步是要求高通改正去年公平會裁罰時,被要求改正的 3 件事,高通同意不再要求台灣的晶片公司提供高通手機客戶的出貨量等機密資料,也同意不用提供折扣的方式,要求手機廠只採用高通的產品。

但對第 2 點,放棄對手機廠採取不授權就不提供晶片的違規爭議行為,高通只願同意在和對方協商期間,不停止供應晶片,「畢竟這是他們商業模式的核心」。

洪財隆也透露,去年開始,高通已不要求台灣晶片公司提供機密資料,這次談判中,真正對台廠有利的,除了降低高通對台灣廠商的訴訟可能之外,是公平會要求高通,對台灣廠商提供「最惠國待遇」。

在公平會和高通和解過程中,簽下一份和解筆錄,其中規定對行動通訊的 SEP(重要專利)授權方案,「將對條件相當之台灣手機製造商與非台灣手機製造商,給予無歧視之待遇。」意思是,台灣手機製造商(包括鴻海、和碩等手機代工廠),只要能在全世界找到高通授權給其他國家公司的優惠條件,台灣廠商就適用。

《財訊》採訪中也發現,高通計劃,三星和高通和解的條件,未來也能適用在聯發科身上。

這個條件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和高通談判時,讓高通承諾,從整機價格收費,改為整機價格的 65% 做為計算基礎。台灣之前卻沒拿到這個條件,洪財隆表示,這讓台灣廠商的成本比中國廠商高,如果公平會堅持和高通打官司,不改變這件事,「會不會影響台灣的商機?」

拿到「最惠國待遇」後,洪財隆表示,台灣手機廠不但和對手中國拿到一樣的授權條件,未來南韓如果逼高通讓步,台灣廠商也能自動適用同等條件。「但如何保證呢?」《財訊》記者追問,洪財隆表示,如果台灣手機廠發現自己拿到的授權條件不如其他國家廠商,可以向法院提告,並向公平會申訴,因為高通已在和解筆錄中承諾做到這一點。

投資換罰款  創造就業機會

最後一個部分,是高通在和解時承諾未來 5 年,投資台灣 7 億美元,像台積電等相關產品就可能受益。洪財隆表示,和解筆錄中,對 5 年投資的金額和內容,都有詳細規畫,「每一年都要向公平會報告,」因為涉及商業機密,「這部分和解筆錄無法直接公開」、「7 億美元的投資,加上台幣 27 億元的罰鍰,金額已經超過原本裁罰的台幣 234 億元,」8 月初,雙方才確認所有和解條件。

不過,聯發科對公平會的說法,相當不同意。聯發科表示,去年公平會處分高通時,明文要求高通要與晶片競爭同業善意協商專利授權,但去年法院裁定後,高通一直拖延和聯發科協商。

如果台灣法院的裁定,高通都沒有反應,其他國家拿到的優惠條件,又怎麼可能自動適用在台灣廠商身上?

聯發科也認為,一個公平的環境,才能真正創造繁榮。高通按整機價格抽成的商業模式,明顯不公平。

長年鑽研智慧財產的周延鵬律師則認為,高通已在全球展開和解,就算沒有公平會的和解案,不管是投資還是高通的行為改正,也都會發生。

公平會的做法,能不能替台灣整體爭取到更多權益,是評斷公平會裁決是否適當的關鍵,公平會未來應該要緊盯高通,落實給台灣最惠國待遇的承諾,才能建立外界對公平會的信心。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