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塞英雄》遊戲持續火紅,也讓遊戲開發商 Epic Games 賺飽飽。近日 TechCrunch 援引消息人士報導,整個 2018 年,Epic Games 已實現約 30 億美元盈利。
雖然目前 Epic Games 尚未回應,但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從 2018 年 3 月開始,《要塞英雄》每月營收就飛速上漲,之後更多次打破免費遊戲的盈利紀錄。
根據 SuperData 提供的數據,如果沒有《要塞英雄》的吸金大勢,同期主機遊戲行業的整體營收曲線甚至會從上升變成下降。
優秀的營收表現,離不開 Epic Games 名為「戰鬥通行證」(Battle Pass)的激勵模式。具體來說,這套通行證相當一個超級大禮包,當你到達一定等級,就會解鎖相應的服裝、道具和遊戲貨幣。
當然,通行證本身也有免費和付費版,免費版拿到的獎勵自然沒有付費版多,但如果你玩到 30 多級才願意花 10 美元買付費版,照樣可以獲得之前 0~30 級錯過的所有付費獎勵。
初看之下,這種類似會員機制的設定似乎並無特別之處,但《要塞英雄》這種「花錢買福利」的模式,卻有效刺激用戶的參與度,還實現了六至七成用戶的付費率,這比市面大多數只有一成左右付費率的「Free-to-play」遊戲要高得多。
《要塞英雄》對業界的影響還不只於此。一方面,免費下載和積極的跨平台策略,讓《要塞英雄》短時間收穫大量玩家。遊戲用戶量在 2018 年 11 月底突破 2 億大關,實際活躍用戶數也有近 8,000 萬人,龐大的規模,也成為推動 Sony 開放 PS4 跨平台遊戲連機的契機之一。
另一方面,Epic Games 12 月初上線的全新遊戲發行平台,也讓 Steam 感到壓力。關鍵在於接近「1:9」的分成比例,比 Steam 奉行的「3:7」分成高出太多,同樣被視為挑戰傳統和行規。
得益於《要塞英雄》的成功,Epic Games 也少不了資本方的青睞。2018 年 10 月完成新一輪融資後,目前 Epic Games 整體估值接近 150 億美元,騰訊則是最大股東,2012 向 Epic Games 投資了 3.3 億美元,換取約 48% 股份。
(Source:Epic Games)
當時 Epic Games 還只是獨立遊戲工作室,除了研發和對外銷售知名的虛幻遊戲引擎,還主導開發包括《戰爭機器》和《虛幻競技場》等幾款射擊遊戲系列。
但騰訊的這筆投資間接影響了 Epic Games 的走向。2016 年,Epic Games CEO Tim Sweeney 接受遊戲媒體 Polygon 採訪時就稱,由於開發單款 3A 遊戲的成本非常高,以《戰爭機器》為例,開發成本已從 1,200 萬上升到數億美元等級,意味著公司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因為高投入也意味著不能失敗。
也因如此,Epic Games 希望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主要從開發大型 3A 單機遊戲,轉向開發注重服務和持續運營的多人聯網遊戲,而《要塞英雄》逐漸從最初一個小型獨立項目,演變為 Epic Games 的核心產品。
「騰訊有長期運營大型遊戲的經驗,我們發現他們的方法論和我們想要的幾乎一致,我們也學到很多。」Tim Sweeney 當時受訪這樣回答。
但對騰訊來說,《要塞英雄》目前還缺少一個重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中國遊戲市場。雖然騰訊旗下《絕地求生》和《要塞英雄》等多款遊戲都已上線,但受今年遊戲版號審批的影響,大多還無法展開正常的商業化營運。
不過現在版號已經陸續發放,或許明年這現象會迎來改變,也將幫助《要塞英雄》和 Epic Games 創造更高的營收紀錄。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steamXO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