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打經濟成長牌,民眾為何無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02 日 12: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政府大打經濟成長牌,民眾為何無感?


經濟部預估台商回流投資台灣約 8,000 億元,台灣 GDP 成長率不僅居亞洲四小龍之首,還持續上修,但為何一般民眾感受不到經濟回溫?從各項經濟數據中,為你找出原因。

剛結束的 2019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迎來難得好消息,不僅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主計處還上修成長率。

2019 年第三季,成長率較預期增加 0.24%,甚至第四季可望迎來「睽違已久」的 3%。

政府將經濟成長,歸功於中美貿易戰下,台商轉單回台及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吸引台商回台投資,至今累計約 8,000 億台幣。但,若深入研究台灣各項經濟數據,卻發現 6 大矛盾,台灣景氣真有想像中那麼好?

短期轉單效應  長期獲利難

矛盾一:中國轉單回台,但台灣的出口貿易仍衰退。

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出口貿易從 2018 年底至 2019 年 10 月,連跌 12 個月,好不容易 11 月才爬出谷底,年成長 3.25%,但整體而言,仍衰退 1.89%。

矛盾二:台商回流,製造業生產卻仍不振。根據經濟部統計,2019 年第三季台灣製造業產值較 2018 年同期減少了 7%。

矛盾三:景氣疲弱。國發會景氣指標已連續 13 個月呈現疲弱的「黃藍」燈。

矛盾四:放無薪假人數創新高。景氣已好轉,但 2019 年 11 月實施無薪假企業達 43 家,共 2,668 人受影響。

矛盾五:出口訂單衰退。截至 2019 年 11 月,出口訂單年減 6.6%,連續 13 個月負成長。

矛盾六:企業獲利衰退。根據金管會統計,2019 年前 3 季上市公司累計稅前淨利為 1 兆 4,391 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 3,375 億元,年減 19%。

為何出現矛盾現象?「中美貿易戰,外國媒體報導,台灣是最大受益者,這是誤導,」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直言,貿易戰拖垮全球經濟,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光靠「台商回流」、「轉單效應」,並不能夠逆轉全球景氣趨緩。因此,出口仍下滑,廠房製造產能衰退。

邱達生也分析,產品從中國拉回台灣組裝,再賣到美國,雖避開關稅,卻墊高生產等成本,是今年第三季上市公司獲利年減 19% 主因。

「只能說,台灣因為有轉單,受到的衝擊較少,但要能從中獲利,很難!」邱達生強調,雖然 GDP 上修,但整體經濟狀況不容太樂觀。貿易戰衝擊的是全球,某些特定產業,一開工就賠本,乾脆停工,放無薪假。

台灣這一波 GDP 成長率,高居四小龍之首,但許多民眾無感,又是為什麼?有 4 大原因。

原因一︰經濟成長率上修,主因民間投資增加,但仍在規劃或買地建廠階段。

根據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統計,截至 12 月 19 日,台商計畫投資金額達 7,116 億,2019 年底可望實踐約 2,000 億。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2019 年民間投資年增率達 7%,創 6 年新紀錄,但現階段大多用於購買土地、設備或興建廠房,民眾當然無感。

原因二︰轉單效應集中少數資通訊產業。全球景氣看壞,嚴重衝擊台灣工具機、石化、塑膠、鋼鐵等產業。

根據經濟部統計,截至 2019 年 11 月,台灣製造業生產,僅資訊電子工業成長,年增 1.46%。其他像化學工業,衰退 2.31%;民生工業衰退 1.23%;其中,尤以金屬機電產業衝擊最大,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 6.86%。

原因三︰兩岸經貿占台灣出口總額 4 成,美國僅 1 成,雖然 2019 年出口美國大幅成長 17.6%,仍難以彌補台灣出口中國衰退的 6.35%。

原因四︰產業結構失衡,服務業難提升所得。先鋒投顧協理盧朝宗分析,台灣就業人口以服務業為主,貢獻 GDP 超過 62%,但服務業平均薪資僅約 3.7 萬元,甚至低於中位數 4.1 萬元。人數占比最多,薪資低,加上通膨,導致整體消費力提升有限。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從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也發現,不但台灣整體消費信心下降,就業指標更跌破及格標準線 100,來到 79.25 點,創 2010 年 6 月以來新低。11 月消費者對股票投資信心指數,僅約 54.5,顯示股市雖創 12,000 點新高紀錄,一般民眾卻無感。

產業轉型、升級才是良方

專家分析,台灣產業正面臨 M 型化的嚴重挑戰,電子資訊業一枝獨秀,但服務業卻沒升級,仍以零售、觀光為主,能創造高產值與薪資的高階服務業,像金融、保險、醫療等,占比太少。而產業結構失衡下的經濟成長,就像瞎子摸象,有人摸到象頭,有人摸到象腿,也有人只摸到象尾,景氣冷暖只有自己最清楚。

「全球貿易不好,台灣不可能獨好」,許多專家做出結論,台灣應盡早認清產業結構失衡,協助服務業轉型升級,才能創造真正有感的經濟成長。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