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創結盟 iKala,拆解背後五大意涵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22 日 1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新創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緯創結盟 iKala,拆解背後五大意涵


緯創近期賣廠給立訊,下一步怎麼走?緯創決定淡出中國、擁抱台灣,邁出一小步宣布透過旗下緯創數技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國內 AI 新創 iKala(愛卡拉)。這步棋,怎麼解讀?

緯創近期賣廠給立訊,曾表明未來轉型在雲端,究竟如何轉、下一步怎麼走?

8 月 19 日,緯創宣布透過旗下「緯創數技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國內 AI 新創 iKala,注資 1,500 萬美元(約台幣 4.4 億元),預計將補充緯創集團雲端整合方案的軟體 know-how 彈藥,也為台灣新創產業樹立新標竿。

參股價格不算低,是緯創對 iKala 的價值肯定

從緯創重訊內容來看,注資 1,500 萬美元,取得 21.13% 股權,不確定未發行的技術股數量,猜測 iKala 估值至少 8 千萬美元。

相較於台灣另一個受人矚目的 AI 新創公司 Appier,近年也陸續完成多輪注資。2019 年底完成 D 輪融資 8 千萬美元(約新台幣 23.5 億元),是台灣 AI 業界的重要里程碑。

iKala 則正進入 B 輪注資。若拿 B 輪注資金額比較,Appier 在 2015 年底融得的 B 輪資金為 2,300 萬美元(約 7.5 億台幣),iKala 此次取得的 1,700 萬美元資金低於 Appier 紀錄。

然而,緯創此次注資 iKala,業界解讀的重點還在於結盟的策略意涵。

據了解,緯創集團投資 iKala 的參股價格不算低,也未成為最大股東,而且是在商業模式尚為完全成熟的 B 輪階段,以緯創集團的巨大實力來說,願意做這樣的決定可說是對 iKala 的肯定。

▲ iKala 未來將整合 iKala Cloud 與 iKala Commerce 能量,從數據及 AI 出發,進攻社群電商新零售領域。(Source:iKala

整體分析緯創注資台灣新創 iKala,背後有以下五大象徵意義:

一、軟硬整合的「雲端」交會

台灣傳統動能主要還是現有企業,研發能量遠高於新創企業,可是數位轉換的能量卻多在新創企業,兩者長期以來分離。

直到近年的雲端產業,總算讓電子業、科技業、新創企業出現難得的交流點,本次注資案開啟軟硬整合的新想像。

二、企業創投資金流向新創

過去企業創投(Corporate VC,CVC)投資態度較保守,以獲利出場為主要考量,台灣新創企業不容易得到青睞。

而就企業內部需求來說,因應時代潮流的新產品研發,多數是以內部創新的方式。但現在產業發展潮流,常常與本業差距大,迫使 CVC 覺得不如直接投資新創更快,本次注資案有指標意義。

三、台灣+1 概念實現

iKala 董事、前 Google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近期以「台灣+1」概念引導新創發展,意旨從台灣做研發、視野面向「+1」的海外市場,他表示,「iKala 在東南亞成績很好,iKala 就是先+1,才被投資」。

▲ iKala 董事、前 Google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Source:iKala

四、傳承跨國業務能力

跨國業務能力對有志出海的新創團隊來說,那個「門檻」常常高過阿里山。

台灣科技產業長期深耕海外客戶,很多國家也有生產基地,有背景、有人脈,有助於關係擴張,對新創產業絕對是正向發展。

五、共同瞄準東南亞

本次注資案尚有一個想像空間很大的東南亞布局。

緯創集團近年積極前進東南亞,繼菲律賓、馬來西亞後,去年底也宣告進入越南。iKala 目前東南亞市場以泰國的社群電商業務為主,目前看起來短期幫助不大,但方向相同,已然有戲。

不過,緯創集團砸 4.4 億元投資新創 iKala,雖然雙方背景與能力互補,盤點起來有諸多好處。然而,雙方規模、思維落差大,能不能發揮綜效、如何讓象徵意義成為實質效益,還是一大挑戰。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左起 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緯創資通副董事長暨新事業總經理黃柏漙。來源:iKala/遠見雜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