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工紙霸主榮成營收創歷史新高,擠入亞洲工紙市場排名前十大。想不到 2018 年,中國一紙禁廢令讓榮成跌到谷底,鄭瑛彬如何在原料匱乏下扭轉逆勢?
一片綠油油稻田中,矗立一座面積4萬多坪的鋼筋混凝土廠房,這是台灣工業用紙龍頭榮成紙業彰化二林的廠房。光是這座造紙廠,產能就高達85萬噸,momo、蝦皮等知名電商的紙箱都少不了它。
疫情期間,電商大幅成長,帶動紙箱需求,也讓榮成繳出亮眼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51億元,年增近51%。誰能想到在此之前,榮成才因中國一紙禁令,歷經長達3年的「寒冬」。
「過去3年在中國投資,我們少了3億美元利潤,但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就好。」穿著剪裁合身西裝,榮成紙業董事長鄭瑛彬戴著黑框眼鏡在會議室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語氣不溫不火說起中國「禁廢令」對公司的衝擊。
2017年,榮成紙業市值突破575億元,超越台灣工業用紙同業永豐餘、正隆。當時公司名列全球前20、亞洲前10大工紙廠,子公司江蘇榮成環保科技更規畫申請上海交易所A股上市。
但2018年,中國啟動「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簡稱禁廢令),管制工紙廠重要原料海外進口廢紙總量和配額,只剩過去的四成,讓榮成從高峰墜落。當年湖北和無錫廠就虧損17億新台幣,導致公司2018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驟降到0.82元,獲利年衰退七成五,連「登陸」上市的計畫也不得不喊卡。
▲ 榮成紙業董事長鄭瑛彬。
原料被逼到絕路
廢紙配額分配不公,只剩2%
為什麼一紙禁廢令,會重挫台灣工紙霸主?
廢紙是製造工紙的重要原料,來自美國的回收紙因再生纖維品質最好,一直是製作高檔工紙的必要原料。一旦沒有進口回收紙,工紙業者高機率就只能生產最低階工業用紙。
「玖龍、理文、山鷹三大中國工紙廠總計分配到(進口廢紙)60%許可量,但榮成卻連2%都不到,根本是被逼到絕路。」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以「絕路」形容當時狀況。
禁廢令公布後,榮成僅取得13萬噸進口廢紙,占總配額不到2%;反觀中國第一大工紙廠玖龍,每年進口廢紙的量占所有配額31.2%,是榮成16倍。
不只如此,隨著中國商品出口量每年大幅提升,紙箱需求大增,也導致當地原料短缺,價格攀升;甚至,中國當地廢紙價格竟然超越進口美國回收紙。於是,榮成只能眼睜睜看同業用便宜的原料生產高價工紙,自己卻只能用昂貴的當地廢紙,生產低價的工紙。
「商戰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既然原料匱乏已經成定局,就只能找新的路。」面對政策導致不公平競爭,鄭瑛彬選擇坦然接受。他回憶,當年榮成為了環保理念,提早2年主動降低進口廢紙比率;想不到,當自己努力減少到極限時,當地政府卻以當時使用比重作為分配基準,並規畫再讓進口廢紙3年內歸零。
「我們太早做,反而把自己弄得沒退路,政策是對的,只能怪自己不熟悉遊戲規則。」當好學生卻受罰並沒有打擊他的信心,鄭瑛彬認為,成功的企業都會把不公平視為常態,重點在於有沒有認清現狀。
(作者:陳葦庭;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