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特別預算舉債? 財長:基於國家發展需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29 日 16: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濫用特別預算舉債? 財長:基於國家發展需求


藍委質疑政府濫用特別預算,常態化舉債,財政部長蘇建榮澄清,舉債基於國家發展需求,以紓困預算為例,若沒舉借支應,經濟可能負成長;實際上近年財政體質持續改善,今年還可望實質債務還本近千億。

財政部長蘇建榮29日率所屬機關首長暨國營事業董事長、總經理,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列席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蔡英文政府執政後,前瞻基礎建設、防疫紓困振興預算各借8,400億元,為購置F16V戰機、飛彈研發生產又各借了2,400億元,合計舉債2兆1,600億元特別預算,質疑將特別預算常態化,規避公共債務規範,導致加計特別預算後,至今年底,中央政府舉債空間只剩6,639億元。

蘇建榮澄清,特別預算實際上都是分年編列,不會一次全部在今年底前舉借,這樣的計算方式有問題;截至9月底,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長債)實際數為5兆6,898億元,占前三年度名目國內生產毛額平均數比率(債務比率)僅近30%,距離債限還有逾10.6個百分點。

蘇建榮強調,過去每任政府都會進行特別預算舉債,因應國家整體發展,財源不足就要舉債支應,以紓困特別預算為例,面對疫情衝擊,如果沒有這8,000多億特別預算,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會跟其他國家一樣呈現負成長,將對稅收造成相當衝擊。

若與主要國家相比,台灣於COVID-19疫情下財政措施支出占GDP比率僅3.9%,相對最低,南韓、中國比率各達4.5%及4.8%,日本、美國則分別高達16.5%及25.4%。

蘇建榮表示,財政是很複雜的議題,不能單談舉債金額,國家財政是「有借有還」,台灣從2018年至2020年在總預算執行良好下,不僅未舉新債還實質降低舊債,今年還本金額有可能從850億增至千億規模,連續4年實質債務還本,蓄積財政能量。

蘇建榮指出,近年在經濟持續成長下,2020年台灣長債債務比率已降至30.05%,為10多年來相對偏低水位,在GDP成長下,近年國家償債能力也相對提升;將持續審慎調控財源,以因應國家發展需要,同時嚴格控管債務成長,達到財政永續。

(作者:吳佳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