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系外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晶圓代工雖需求面穩定,但市場供貨吃緊可能減緩,加上市場庫存較高面臨瓶頸,2022 下半年訂單可能削減,預計半年內股價會有 20% 下滑。外資調降台系除台積電外四大晶圓代工廠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投資評等。台積電因仍處於技術領先位置,加上客戶支持,維持「領先大盤」投資評等。
受惠於先前市場需求強勁,產品供應短缺,晶圓代工廠業績持成長,但已有鬆動態勢,原因在即使部分產品供不應求,但到 2022 年,因廠商供應量提升,市場缺貨將放緩,客戶庫存產生微妙變化,甚至部分產品的市場庫存過剩出現,產生訂單量下滑風險。
研究指出,無晶圓廠 IC 設計公司庫存 2021 年第三季就恢復以往水準,原物料庫存於需求強勁時顯著增加,且比以往高 40%~75%。接下來市場放緩,需求也開始下滑,代表到 2022 下半年,晶圓代工訂單也會跟著下滑。
晶圓代工新產能預計 2022 年末開始大量供應,成熟製程 12 吋晶圓產能從 2020 年底到 2023 年底將成長 25%,速度明顯較往年快速。自 2020 年以來,代工資本支出顯著提升,相較 2017~2021 年最高峰成長 130%,且重點多放在成熟 12 吋晶圓產能,可見成熟市場擴產增加的數量頗多。以上因素最終造成 2023 年開始,亞洲地區邏輯晶圓代工市場將出現供過於求。
綜合以上因素,各代工廠擴產使供應吃緊正常化,也造成未來價格持續上漲大大降低,影響各廠商預測營收。市場預期 2022~2023 年每股獲利分別成長 17% 及 10%,相較 2020 年初至今每股獲利成長 120% 大幅下滑,除了台積電因技術優勢維持領導地位,持續「優於大盤」投資評等,聯電、力積電都調至「中立」評等,世界先進是「劣於大盤」。
受外資消息影響,台積電 9 日股價以每股新台幣 608 元,上漲 6 元作收。聯電與力積電股價下跌 2.5 元及 1.7 元,到每股 64 元及 71 元。世界先進下跌 5.5 元,收盤價到每股 153.5 元,跌幅達 3.45%。
(首圖來源: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