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手握三張王牌,穩穩安坐王者地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1 日 9:00 | 分類 手機 , 財經 , 鏡頭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大立光手握三張王牌,穩穩安坐王者地位


台積電、大立光,這兩家公司有什麼共同點?

它們都擁有全業界最先進的技術,享受業界最高毛利,並且正在大力擴產中。不過,兩廠近年際遇大不同,台積電曾一躍成為地球上第八大企業,大立光則股價持續下跌,2021年已跌落台股股王寶座。

碰上半導體缺料,台積電手握產能而有本錢漲價,而碰上地緣政治介入供應鏈,台積電則變成各國競相拉攏的對象。2020年起,台積電市值更從世界第23名,一度飆到世界第8(現為第10),成為「護國神山」。

但同樣碰到缺料,卻打擊到智慧型手機出貨,帶衰供應鏡頭的大立光。而地緣政治緊張下,大立光的大客戶華為(最多時占大立光營收三至四成)遭美國政府封殺。大立光對華為營收,2020年10月起就歸零。

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曾居世界第一,而其高階手機的照相功能也能與蘋果一搏,但華為被制裁後,局勢丕變。

一名分析師就點出,由於蘋果少了華為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加上各零組件因缺料而漲價,蘋果則順勢放緩鏡頭升級規格,除降低成本壓力,也引入競爭者打擊大立光。

這正反映到大立光財報上,2021年第三季已進入iPhone拉貨旺季,但大立光毛利率卻跌破六成大關。

執行長林恩平指出,這是產品組合不佳所致,具體來說,則是一款大立光獨家供應的6片(塑膠鏡片疊合)鏡頭,首度受到競爭者挑戰所致。林恩平指出,該鏡頭4年前就開發出,而客戶隔年就引入競爭者,且4年內降低3次規格,2021年競爭者終於順利量產,進而導致大立光獲利變差。

據了解,這個對手即是台灣鏡頭廠玉晶光。玉晶光在2018年起打入iPhone供應鏈,隔年營收即暴增50%,至今營收仍維持高檔。

大立光同時面對缺料、競爭對手追趕、客戶不願升級規格的種種利空。但業內人士與分析師,卻異口同聲點到「大立光並沒有輸」。原來,大立光手上還有三張王牌。

王牌一〉技術領先同業,8P尚無人能及

一位蘋果供應鏈重要業者指出,「你覺得現在蘋果放水,那之後呢?我覺得蘋果、三星,最後還是得用大立光的,」大立光現在的營運低谷,只是市場景氣罷了。

而攤開全球主要的手機鏡頭廠技術進程,就知道大立光的優勢所在。

一般來說,塑膠鏡頭疊合片數愈多,愈能達到高畫質、高倍數光學變焦,但開發難度則愈高。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的資料顯示,大立光早在2014年底就開發出6片塑膠鏡頭疊合鏡頭(6P),領先同業舜宇、玉晶光、瑞聲1.5到4.5年。

而林恩平先前提到「客戶不斷降低規格」的故事也顯示,大立光4年前出貨一款6P鏡頭,隔年客戶就引入競爭者。但競爭者花了3年時間,克服技術、量產良率問題,才能做出大立光4年前就開發出的6P鏡頭,而且還是客戶多次放水過後的低規版本。

而大立光也不是站著不動,大立光目前已量產8P鏡頭,9P鏡頭正與客戶設計導入中,領先地位依舊難以撼動。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分析師徐子明指出,「鏡頭升級放緩是暫時的,」疫情趨緩後,手機將重回升級影像的路徑,因此從鏡頭、影像感測器、晶片到軟體,都可以同步受惠。

王牌二〉毛利高達六成,大有本錢殺價嚇阻同業

儘管大立光近年看似營運黯淡,但仍擁六成多的超高毛利率,反觀同業玉晶光、舜宇則分別是三至五成、兩成多。

大立光曾投入音圈馬達、車用鏡頭製造,但皆因毛利率較低,而將有限的廠房,移做生產更高毛利的手機鏡頭,儘管讓產品線更集中,但練出的超高毛利,則成為靈活的武器。

大立光產量達規模經濟,又擁高階技術,皆保護了大立光擁有高毛利光環,更有能力發動價格戰,讓產品跌價,襲擊無高毛利保護的同業。

林恩平2021年1月時首度鬆口表示,「(中低階)我們多少也會做」。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隨後則出具報告指出,大立光將在上半年砍價高階iPhone 15%至25%價格以挽救產能利用率,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大立光的競爭對手玉晶光。

果然,玉晶光2021年上半年淨利就相較2020年大減六成。玉晶光經營層則指出,主要是營業規模不夠大,以及舊產品跌價所致。

王牌三〉擁專利巨槌,痛擊鏡頭同業、品牌客戶

大立光在全球累積超過3000篇專利,多集中於智慧型手機鏡頭。2020年初,林恩平就曾表示,「大立光在5P鏡頭以上的專利,已經包的差不多了」,而這也成為大立光威嚇對手、緊抓客戶,以及策略合作的武器。

大立光攻勢凌厲,曾控告同業先進光、玉晶光、新鉅科,以及品牌公司三星、惠普(HP)侵犯其專利及營業祕密。12月上旬,大立光則證實已向聯想(Lenovo)集團旗下的摩托羅拉(Motorola)提出訴訟,控告其5G手機侵犯大立光的6項鏡頭專利。

扣除剛向聯想發起的訴訟仍未有判決外,大立光幾乎連戰皆捷,迫使對方和解,更取得和解金、三星訂單、先進光股權,以及玉晶光授權費。

郭明錤最近的報告也指出,「大立光鏡頭產業專利布局全球最完整,若能善加利用此優勢,可望重拾成長動能,而後進者幾乎很難避開大立光的專利。」

郭明錤也指出,若品牌商侵犯大立光專利,大立光可對品牌商提出告訴,並禁止其銷售手機,和解方式則要與大立光簽約,承諾對大立光採購鏡頭。

隱藏的實力,準備再現鋒芒

儘管大立光業務過度集中智慧型手機鏡頭,導致大環境影響下抵抗力不足,讓營運遇到亂流,但其實大立光其他產品的實力仍不可小覷,將隨其擴產,隨時準備再度震撼市場。

郭明錤點出,受惠於特斯拉(Tesla)快速成長,大立光2022年的特斯拉鏡頭出貨將成長年成長七至八成,而大立光同時也是蘋果AR/MR頭戴裝置相機鏡頭最大供應商,而大立光重拾製造的音圈馬達,也已打入iPhone,預計將隨2023的擴產,而拉高市占率。

而手機鏡頭市場,也有利多。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廖彥宜指出,對消費者來說,手機除了5G外,最重要的就是照相功能,因此「品牌當然有壓力,必須讓消費者有換機的動力」,她看好長期的手機鏡頭升級趨勢。

廖彥宜指出,「明年相比2021年,還是會有一定幅度創新」,不過,仍需要觀察料件漲價幅度,是否會讓這些照相功能的創新,只限縮在高價的機種?畢竟,能不能將先進的照相功能,持續下放到出貨量更大的中階機種,才會是未來一線鏡頭廠的機會。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