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巨頭蘋果(Apple)即將在 4 月 28 日發布最新財報,市場高度關注業績表現。此外,投資人也關注蘋果的資金分配計畫,期待蘋果再次執行庫藏股,帶來信心面支撐股價上漲。
《Barron’s》報導,花旗(Citi)分析師Jim Suva 4月12日出具報告寫道,由於蘋果資產負債表上坐擁大筆現金,加速買回庫藏股,同時加發股息,成為蘋果股價短期利多。
當企業實施庫藏股後,流通在外股數就會減少(分母下降),進而提高股價及每股盈餘。
Suva預計,蘋果可能會在4月28日公布2022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時,宣布再砸800億至900億美元買回自家股票,並將股息加碼5%至10%,藉此回饋股東。
多年來,蘋果實施庫藏股力道,高居標普500指數之冠。根據蘋果去年10月公布的2021會計年度第四季(截至2021年9月)財報,2021會計年度執行庫藏股總額達860億美元,是研發費用219億美元的四倍以上,全年配息金額高達145億美元。截至2021年底,蘋果持有的現金及約當現金(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超過370億美元。
蘋果從2012年開始以庫藏股方式回饋股東,使得流通在外股份數量不斷縮減,從2018年6月底的194億股,截至2021會計年度第四季減少至164億股。
受聯準會(Fed)收緊貨幣政策影響,高估值科技股今年表現失色,截至4月12日,蘋果股價累計下跌5.58%。不過,蘋果股價走勢在同族群中相對有撐,相較之下,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大跌14.53%。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Eden, Janine and Jim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