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年來日圓最弱時刻,日圓先生曝「這價格」是日本央行忍受底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16 日 9:30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50 年來日圓最弱時刻,日圓先生曝「這價格」是日本央行忍受底線


「這樣換下來,差不多是我近一個月台幣薪水,這些『平空』多出來的錢,夠我搭四趟東京大阪來回新幹線,或多住八晚五星級飯店……」說話的是年約 30 歲、目前任職台北出版業的小森。

小森另一個身分是「哈日族」,月薪不到新台幣4萬元,卻平均每年至少赴日「朝聖」4次,每年花在旅日的費用至少12萬元。「疫情前日圓匯率是1台幣兌3.6日圓,現在約4.3,假設日圓繼續貶到4.6……這樣(我每年)換匯,大概就可以省下台幣26,000元。」小森紙上試算。

時間回到今年3月28日,當天日股盤中,就在日本央行發布政策消息後,日圓匯率一度大貶至1美元兌125.1日圓,隨後雖跌幅收斂,但收盤日圓匯價依舊重挫1.38%,兌美元收在123.85。

這政策,名為「連續性指定價格市場操作」。

當日日本央行發新聞稿宣布,將在3月29~31日,發動抑制利率揚升的「連續性指定價格市場操作」措施。所謂「指定價格市場操作」,是指日銀以指定殖利率(即債券價格),「無限量」自民間金融機構手中收購公債。

說白了,就是日本央行宣布無限量印鈔,透過向金融機構買進公債,一方面釋出資金,一方面壓低利率;這麼一來,日圓匯率豈能不貶?

貶值有甜頭也有傷害
進口貨變貴買不起,恐釀停滯性通膨

攤開各家外資機構最新日圓預測;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的數字,是今年第二季貶到135;英國巴克萊證券則認為,有三成機率貶到140;最猛的是法國興業銀行,最近報告給了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後逾30年未見的史詩級低價:150。

巴克萊證券近日報告,將日圓貶值拆分成兩種情境,分別是「好貶值」與「壞貶值」。

兩種情境巴克萊皆預設日圓會貶到140。「好貶值」情境,日本廠商因貶值攀升的進口成本大多(約八成)可轉嫁,加上出口業者獲利提升,整體而言,企業有空間幫員工調薪,經濟邁向正循環。

至於「壞貶值」情境,巴克萊假設廠商進口成本僅轉嫁約五成,出口企業因日圓貶值增加的獲利相對有限,員工沒有調薪空間,加上通膨揚升,民眾實質購買力下降,經濟復甦動能恐停滯。

綜合來看,通膨壓力正在升溫,「成本轉嫁」不易,出口商受惠程度也無法過度樂觀,「壞貶值」上演機率似乎節節升高。當這套劇本上演,且日本央行最終被迫必須調整寬鬆政策,那全球金融市場擔心的另一個風險,就有可能加速成形了。

小心股災捲土重來
過去日圓套利交易屢掀金融動盪

風險源自「套利交易」。

自日本泡沫經濟以來,談到「日圓套利交易」,國際投資人往往會自動連接到一個詞:市場動盪。回顧金融史,1995~1997年、1999~2000年、2007年初,乃至2014~2015年,都曾出現國際投資人為了「償還日圓」,間接引發全球股災的現象。

滙豐全球外匯研究主管Paul Mackel表示,「目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日圓套利交易引發的風險其實不低」。

他解釋,無論美國鷹派升息可能醞釀的衰退風險,或地緣政治引發的通膨惡化,稍有風吹草動,日圓在投資者心中的地位都有瞬間轉變,從原本「提款機」角色變成「避險天堂」,當轉變發生,日圓轉趨升值,套利交易就成為加劇全球市場動盪的風險來源。「這轉變很有可能忽然發生」,他提醒。

日圓角色變化何時發生?終究要看全球市場的風險心態,但日本央行會在哪個價位開始改變策略,曾任日本財務官、多次成功左右日圓兌美元匯率的「日圓先生」榊原英資,接受《今周刊》訪問時有答案:135。

「若日圓貶破135,日本央行一定會出手,要麼透過財務省直接干預匯市,要不就是日本央行乾脆啟動升息應對。」他頗有信心地說。

(作者:黃煒軒;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