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 BRT 技術!工研院攜手台灣高鐵啟用首座「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9 日 11:47 | 分類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開發 BRT 技術!工研院攜手台灣高鐵啟用首座「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


工研院今日宣布與台灣高鐵合作開發,全台第一座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ogie Running Tester,BRT)在高鐵燕巢總機廠完成啟用,增進高鐵列車維修品質的同時,更展現台灣為全球第四個可開發 BRT 設備的國家,帶動軌道工業本土化邁進一大步。

轉向架(Bogie)能承載列車重量,並減緩行駛時震動和衝擊,馬達、煞車、車輪都安裝在此,是決定列車的安全性、行車穩定性及乘坐舒適性的重要組件,加入 BRT 模擬時速 300 公里的高速運轉測試,取代過往「廠內低速測試」做法,進而提升正線高速測試的安全。

工研院歷時三年,為台灣高鐵量身打造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是在列車轉向架維修程序上多加一道轉向架測試關卡,以利讓車輛進行正線運轉測試前,提早確認轉向架各項運轉指標正常,有助降低維修成本、提升維修效率,進而提升列車營運安全。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表示,工研院與台灣高鐵合作開發出全台第一座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有三個指標性意義,首先是證明台灣具備軌道產業技術自主化能力,而且與國外技術不相上下。

第二是展現智慧化國產維修設備整合能力,透過國產軌道核心技術的系統開發、製造與維修,結合 AI 大數據智能分析,將蒐集及確認轉向架大修及高速運行測試的機能數據,建立維修數據資料庫,未來將朝向智慧維修發展,提前掌握轉向架的運轉狀態。

第三是建立本土軌道產業鏈,透過機電、機構技術、系統整合技術開發,鏈結國內零組件廠商,建立本土軌道技術的產業鏈,未來將與台灣高鐵持續深化合作,帶動鐵道技術及關聯產業發展,進而爭取東南亞等地的海外市場商機。

台灣高鐵目前已與 127 家國內廠商合作,成功開發出 1207 件高鐵維修物料,這次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完成的「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整體國產化比例高達 99.66%,具備應用彈性高、容易維護、具可擴充性及電能回生等功能與優勢,藉以提升旅客搭乘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根據歐洲鐵路工業協會研究資料統計,全球軌道運輸系統建設至 2023 年產值可達 1,920 億歐元(約 6.9 兆台幣),而根據交通部鐵道科技產業政策公告,投入經費在興建中及規劃階段的鐵路、捷運及輕軌建設計劃共 57 項,估計可帶動總產值達 2,038 億元,軌道產業發展市場規模龐大。

工研院與高鐵合作開發的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已獲得歐盟 CE 認證,通過電磁干擾、低電壓及機械安全測試,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灣、日本、德國與中國有這項技術,相較海外設備造價昂貴,國造 BRT 設備鏈結在地零組件產業,提供敏捷、具彈性的客製化服務等優勢,可大幅節省成本。

(首圖來源:工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