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狂熱:「顱谷」崛起、獨角獸大量誕生,投資人試圖複刻下個 OpenAI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02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公司治理 , 理財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AI 狂熱:「顱谷」崛起、獨角獸大量誕生,投資人試圖複刻下個 OpenAI


「最近 AI 專案,老闆指令就是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投資人 Lucas 說。近幾個月為了接觸更多生成式 AI 專案,他頻繁來往中國和美國辦公室,稍有空閒就惡補 AI 知識。

科技公司瘋大型語言模型,投資圈不得不跟著。自ChatGPT出現後,AI從投資寒冬一下衝上火山,前幾年流向Web3、元宇宙的資本潮水迅速掉頭,湧入人工智慧沙灘,錯過OpenAI之後,大家瘋狂尋找下一間改變世界的AI公司。

強勁投資熱潮下,除了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全押AI,矽谷,生成式AI領域的年輕開發者、新創公司也開始湧向舊金山市中心的Hayes Valley社區,由AI驅動的全新「顱谷」(Cerebral Valley)冉冉崛起。

熱錢湧入,AI新創野蠻生長

AI領域融資究竟有多紅?研究公司PitchBook統計,2018年當OpenAI首次發表GPT模型,整個生成式AI領域全年融資總額只有區區4.08億美元,去年ChatGPT發表後,2022年攀升至45億美元。今年僅第一季,生成式AI領域新創就宣布約116億美元交易額,共46筆交易。

分析師預測,照這趨勢,今年全球生成式AI領域投資將輕鬆超過去年數倍。

(Source:Picthbook)

AI專案全部翻紅,從專案追著資金跑,變成眾人追著專案跑,有時創業者甚至僅有草案就能讓投資人競相砸錢,估價暴增。

Google前AI研究員Niki Parmar和Ashish Vaswani在2017年共同撰寫Transformer深層模型架構論文,引起不小討論,今年初投資機構聽到他們要離開Google創業風聲時,全擠破頭找上門,沒有商業計畫書、沒有明確產品想法、甚至還沒幫公司想好名稱,就接到數筆投資,估值達5千萬美元。

再如軟體開發者工具開源程式庫LangChain還沒任何收入,就以5千萬美元估值完成1千萬美元融資,幾週後紅杉資本又領投約2千萬美元,讓LangChain估值暴漲四倍達2億美元。

投資寒冬下,生成式AI成為異軍突起、逆勢爆發的融資對象,不僅讓AI研究者紛紛下海,其他行業創業者也扭頭顧盼。明顯轉變是很多Web3、元宇宙信仰者開始轉信AI,去年如日中天各種Web3大會,今年參加人數銳減,各討論群都無縫變成AI群。

「我接下來準備做AI產品創業,已有投資人有意投資我們了」,之前元宇宙創業並拿到數百萬美元投資的創業者說。但問及做哪方面產品時,他表示還沒有非常清楚,但確定是AI方向。至於突然轉向,一方面是因元宇宙已太難拿到融資,產品想發展的阻礙太大,另一方面是看好AI技術接下來幾年商業化,發展潛力更大。「現在AI一定比Web3、元宇宙更強,據我所知,就算不完全轉做AI,也想方設法要把產品搭上AI便車。」

去年第四季開始,AI新創如雨後春筍湧現。Crunchbase數據,過去6個月,全球AI新創種子輪及以前融資比例達約70%,很多獲投資公司都是新成立,技術和產品還未發表或檢驗過。

矽谷AI新據點:顱谷

投資者迫切想押寶AI領域下一個重大技術,創業者都希望是下一個OpenAI。矽谷的AI投資和創業浪潮尤其猛烈,最近幾個月,大大小小生成式AI聚會、活動和會議在矽谷召開,空氣彌漫著興奮情緒,感覺像回到行動網路初期熱潮。舊金山市中心的海斯谷(Hayes Valley)逐漸成為AI年輕開發者與創業者的聚集地。

越來越多AI駭客屋(hacker house)也在這區域出沒,越來越多開發者、創業者和投資人和各種AI活動和會議百花盛開。於是舊金山年輕AI科技社群幫Hayes Valley取了新綽號:顱谷(Cerebral Valley)。

(Source:Google地圖)

駭客屋在矽谷有數十年歷史,某種程度說,駭客屋是矽谷經典車庫文化的延續,創業者聚集「駭客之家」,共同生活工作、交流技術、激發靈感和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催生許多創新公司。

如今Hayes Valley各種駭客屋,活動都圍繞著AI,分享會、交流活動、駭客馬拉松都在這小社區內舉行,吸引越來越多業界人士目光,投資者也開始往Hayes Valley跑尋找潛力股。

如投資多家生成式AI公司的風投NFX最近就在Hayes Valley開了有紅色牆壁的神祕酒吧,並將車庫改造成舞池活動空間,不定期邀請AI開發者聚會。投資者認為AI是非常需要緊密聯繫的領域,公開表示如果是在舊金山尤其Hayes Valley創業AI公司,將有絕佳優勢。

3月首次以Cerebral Valley之名在Hayes Valley舉辦邀請制AI峰會,名單有Hugging Face的CEO、Runway的CEO、Stability AI的CEO、Anthropic主席等最近AI界最炙手可熱的創業者,還有紅杉、Founders Fund等矽谷頂級風投的身影。越來越多AI活動把「顱谷」當作大本營。

科技巨頭月台,新晉AI獨角獸開始搶地盤

技術和資本雙重推動下,創業者潮水般湧入同時,AI新創也迅速成長。CB Insights數據,截至去年底,全球生成式AI獨角獸只有OpenAI、Hugging Face、Lightricks、Jasper、Glean和Stability AI六家,但到今年5月初,生成式AI獨角獸達13家,也就是說不到半年就成長一倍。

▲ 截至5月8日生成式AI獨角獸名單。

但從13家生成式AI獨角獸分布地區看,雖然很有全球性特點,但矽谷集中度還是最高,除了Cohere總部在多倫多,Hugging Face、Runway和Glean在紐約,Lightricks在以色列,Jasper在德州奧斯汀,Stability AI在倫敦,剩下六家都在矽谷。獨角獸背後都有巨頭身影,眾所周知的微軟/OpenAI組合,Google、亞馬遜、蘋果等也迅速採取行動,以自研+投資擴張AI領土。

Google除了加速發展PaLM大模型和聊天機器人Bard,還連續注資OpenAI最大競爭對手Anthropic,2月剛投資3億美元,上週又參與4.5億美元新輪融資。《華爾街日報》取得的投資者資料,Anthropic預定兩年內募資最多50億美元,推動自家大型語言模型Claude與ChatGPT競爭。亞馬遜也沒閒著,一邊忙著組建生成式AI團隊和基於AWS推出自家大語言模型Amazon Bedrock,也攜手Hugging Face全方位支援於AWS構建的產品BLOOM。

蘋果雖然AI投資並不高調,但也悄悄收購AI新創,如2月買下加州AI演算法公司WaveOne,產品已在蘋果多項機器學習業務線上運作。統計過去幾年,蘋果收購的AI新創數量居首位。

除了科技巨頭,紅衫、A16Z、軟銀等大型投行也押注頭部AI新創,成為幕後金主和真正老大。對崛起AI新貴來說,想進一步發展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訓練大型AI模型成本太高,研究機構EpochAI最近報告,網路數據不斷增加,到2030年訓練生成式AI各種機器學習模型平均成本,可能增長到5億美元。

但截至目前,大部分AI新創都還沒找到穩定盈利模式,相較巨額營運成本,產品收入只是杯水車薪,這些AI企業想繼續成長就不得不靠大量資金和支援,從這角度看,AI之戰可能還是巨人間的角力。

不可否認現代人正在經歷重要的技術轉捩點,生成式AI就像淘金熱,資本推波助瀾下,偉大產品和公司蓄勢待發,但也像許多過往炒作,大量新創和資金入場猛烈攪亂AI商業化池水,只有大浪淘沙後,才會見證新AI巨頭誕生。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