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研究經費,並非高品質成果的保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2 日 8:10 | 分類 科技政策 , 科技教育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高額研究經費,並非高品質成果的保證


科學研究需要龐大經費支持,以購買實驗設備、藥品及聘請研究員等,甚至研究成果要登上期刊,也需為數不小的出版費。若經費不足,很難取得創新、深度研究成果,但最近有研究顯示,研究團隊獲太高經費補助,可能阻礙創新及研究品質。成果 8 月刊登於刊載量最高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

日本筑波大學科學家找出 1991 年後接受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補助的研究計畫,分析經費金額與研究成果品質的關聯,發現兩者並非絕對正相關。

團隊共分析超過 18 萬個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計畫,比較補助金額、發表論文數及後續是否取得諾貝爾獎等級成果或有助開拓嶄新領域。結果顯示,總金額相同經費分配給較多研究人員,提供 500 萬日圓(新台幣約 110 萬元)以下小額補助,論文發表數往往更勝較少研究員獲較多補助。廣泛分配資源策略,取得諾貝爾等級成果與開發新領域的效率也更高。

分析顯示,每項計畫資金越多,通常能產生更豐碩成果,但金額與成果的正相關性在 5,000 萬日圓(新台幣約 1,100 萬元)就會遇到瓶頸,更高補助未必有突破性成就。雖然經費廣泛分配,比高度集中少數研究計畫更有效率,但後者卻是日本政府目前的方向。

成員之一筑波大學副教授大庭良介(Ryosuke Ohniwa)博士表示,此結果顯示,提供更多研究員經費,即使金額不高仍更有效益。他們希望這結果能受日本國家科學政策制定時重視。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