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即平時,結束任務轉身經營公司!以色列三招突圍,戰火下照樣拚經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24 日 10:00 | 分類 國際觀察 , 新創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戰時即平時,結束任務轉身經營公司!以色列三招突圍,戰火下照樣拚經濟


以巴戰爭已開打兩個多月,以色列經濟仍將較去年成長、股匯市穩定,新創公司也持續拿到大筆融資,以色列如何穩定經濟戰線還打了勝仗?

《財訊》報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發50年來最大衝突,這場戰爭除了炮火四射的前線,另一個必須守住的防線,就是以色列的經濟。過去兩個多月,以色列從平時轉為戰時經濟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台灣參考。

時間回到10月7日,巴勒斯坦人在星期六早晨7點突然越界攻擊,帶走大批人質,以色列隨即抽調30萬大軍上前線,總數占以色列人口3%;家園被毀、親友被擄,戰爭帶來的混亂和驚慌,對以色列經濟的挑戰可想而知。

但根據以色列央行的估計,2023年以色列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仍將維持2%成長,成長率只微幅下降0.3%。從信用卡消費金額來看,在10月底之後,以色列信用卡消費金額又回到戰前正常水位。以色列ETF的價格,也在10月底後,快速反彈至戰前價位,顯示外界對以色列經濟韌性的信心。預計2025年,以色列經濟可望出現明顯成長。

「戰爭開打,我們先確保所有對外的港口、機場暢通,」駐台北以色列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杜亞維(Aviv Doron,見首圖)指出,以色列北、中、南的主要港口和特拉維夫附近的機場,目前都正常運輸貨物。

第一招:確保港口暢通運輸正常

接著,以色列財政部發布補貼方案,協助金流受影響的中小企業和工廠度過難關,「以色列財政部會根據你過去的報告,計算你的收入和往年相比損失了多少,再向中小企業分配資金,讓它們可以快速恢復生產。」

但對建築業、 農場,這些需要大量人力的產業來說,即使拿到補助,沒有工人、外勞也照樣停擺。杜亞維解釋,以色列政府和民間會組織沒有工作的人,像學生、退伍軍人,再分配他們到各地支援各家公司生產,維持經濟正常運作。

以色列的經濟近年正在改變,靠輸出創新技術換取經濟成長的比重愈來愈高。「以色列經濟和台灣經濟很像,是島國經濟,我們並不依賴鄰近國家的市場,是跟全世界做生意。」杜亞維說。

2021年,以色列最大宗的出口是「商業服務」,其實就是研發,全世界有超過400家跨國企業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對外提供創新技術服務。戰爭期間,以色列公司仍按照原有的策略,和全世界的企業合作,持續提供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

第二招:維持新創能量不致中斷

「在以色列,當有人提出問題,以色列人就會去想各種你想得到與想不到的解決方案。」杜亞維說,以色列有一些令人驚奇的公司,「我們有一種技術,可以不靠乳牛生產牛奶。」杜亞維說,這家以色列公司叫Remilk,靠培養牛奶中蛋白質的發酵技術製造牛奶,因為乳牛產乳量受氣溫影響,愈熱的地方乳牛產乳量愈少,以色列人因此想出這種方法,來滿足熱帶國家的市場。

「我們是一個很擅長提出解決方案的國家。」杜亞維說,他們還有一家公司「能用植物生產素的鮭魚肉,吃起來就像鮭魚,這家公司叫Oshi」。

另一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Hailo,他們最新設計用於視覺處理的人工智慧晶片,也在台積電生產。同時,台灣的華邦電也在以色列投資設立分公司,力積電在以色列投資新創公司。以色列人口不到台灣的一半,但2023年第一季到第三季,就有470家新公司成立。

▲ 12月以色列政府至全世界舉辦說明會,吸引資金合作。

「但創新要靠人,戰爭來了,抽調大軍上前線,創新不就停擺了嗎?」《財訊》記者提問,杜亞維給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答案,「這是昨天Zoom視訊會議截取的照片。」他秀出自己的手機,一位穿軍服的軍人在為自己的公司做簡報,「這家建築科技公司的執行長,穿著軍服向觀眾介紹自己的公司和解決方案。」杜亞維指出,在以色列部隊裡,這些來自新創事業的戰士,結束戰鬥任務後,就在經營自己的公司!

「早上進行軍事任務,下午經營公司,怎麼做?」《財訊》記者再追問,杜亞維解釋,許多以色列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都是後備軍人,他們多年來都持續培養一種特殊的營運方式,能同時經營公司並參與軍隊任務。10月7日,杜亞維和以色列新創公司的代表連絡時,許多人已經穿上了軍裝服役,但同時仍承諾,即使在戰時,也會達成公司設定的目標,幾個星期前,杜亞維和以色列RealEye的經理連線,對方一開始就先解釋,為什麼無法視訊會議連線,「因為連線用的筆記型電腦,在剛剛的飛彈攻擊中受損了」,由此可見以色列公司在戰火下使命必達的決心。

但外在商業世界的競爭,不會因為以色列戰爭就停下來,以色列政府和私營機構並進,提出多種方法支持新創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

杜亞維說,以色列是非常團結、非常有彈性的國家,「即使人們被徵召入伍,仍會有人在後方替他們工作,管理公司」,因此,以色列政府透過創新管理單位,注入1億美元資金,建立「快速通道」(Fast-Track Program),支持發展初期的新創企業,確保這些公司未來能持續產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在私人企業領域,多家創投基金也建立了「韌性基金」,讓投資者在此時可以用較低的成本,投資以色列的新創公司,得到更好的財務回報。

第三招:韌性基金吸引全球注資

「當他們的概念被驗證通過後,投資者就會受益,五年後,你會有更多創新產品。」以色列政府和企業通力合作,維持新創公司的穩定和生存,「在戰爭中你仍然要為未來投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希望全世界來投資以色列的新創。」

過去兩個月,不少以色列新創仍在戰火下持續成長。12月5日,以色列自駕車新創公司Foretellix剛結束2,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淡馬錫、輝達和日本五十鈴汽車都參與了投資。12月13日,以色列資安新創公司Guardz也募集1,800萬美元A輪融資。包括鴻海旗下鴻準,戰爭爆發後仍參與投資以色列醫療設備公司Neteera Technologies。

「台灣量產能力和以色列非常互補。」杜亞維說,戰後,當這群創業家從軍營回到企業,以色列經濟將重啟成長,以色列在戰火下,用團結和彈性維持新創之火不滅的做法,值得台灣借鏡。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